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沂南县

沂南县

1940年3月由沂水、临沂、莒县三县析置,治界湖镇(今山东沂南县)。1941年12月撤销。1942年7月复置,仍驻界湖镇。


在山东省东南部、沂河中游。属临沂市。面积 1798.3 平方千米。人口90.6万。辖15镇、2乡。县人民政府驻界湖镇。1939年抗日民主政权析沂水县之泰石公路以南地置县级政区,称南沂蒙。1940年改为沂南县,治今址,属鲁中行政区。因在沂水县以南,故名。1941年撤销,1942年复置,属鲁中行政区沂蒙专区。1943年于沂水、临沂边区置沂临边县。1945年临沂县撤销,大部并入沂南县。1950年属沂水专区。1953年属临沂专区。1958年撤销,1961年复置。1967年属临沂地区,1994年属临沂市。地处沂蒙山区腹地。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甘薯、花生、黄烟、小麦、玉米、瓜菜,并产苹果、山楂、板栗、樱桃。药材有全蝎、枣仁、丹皮和太子参等。矿产有金、银、铜、铁、硫黄、水晶石、大理石等,其中大理石藏量大、质量好,被称为“沂蒙玉”。有轻工、机械、电子、建材、化工、纺织、食品等工业。境内有204国道和羊临、沂青、莒界等公路。名胜古迹有北寨汉画像石墓、阳都故城遗址和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纪念地有诸葛亮纪念馆、万松山烈士陵园、孟良崮等战斗遗址和山东省战工会、抗大一分校旧址。


猜你喜欢

  • 白茅嘴镇

    在今安徽无为县东九十里,滨江。明为奥龙巡司驻地。

  • 近园

    在今江苏常州市长春巷常州宾馆内。清康熙间建。杨兆鲁《遂初堂文集》称:“自抱疴归来,于注经堂后买废地六七亩,经营相度,历五年于兹,近似乎园,故题曰近园。”其后数易主人。经恽氏修葺后,改名静园,亦名恽家花

  • 周家口集

    又名周口镇、周家埠。即今河南周口市。当贾鲁河入沙河处。明至清末为豫东重要商埠。旧属商水县,清设通判驻此。民国 《商水县志》 卷5《集镇》 引 《旧志》 云: “周家口镇,城东北十八里小黄河与沙河汇流处

  • 大洲口

    即今广东封开县北大洲乡。元置文德巡司于此。《明史·地理志》 德庆州封川县:“北有文德巡检司,初治县西北大洲口,后迁县西贺江口,后又迁于此。”即今广东省封开县东北大洲。明洪武初置文德巡检司于此。洪武七年

  • 乌什县

    1913年改乌什厅置,属新疆阿克苏道。治所即今新疆乌什县。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3:“回语,乌什,即乌赤,盖山石突出之谓。城居山上,故名。”1930年属阿克苏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

  • 南新县

    ①西晋改昭明县置,属带方郡。治所在今朝鲜黄海南道倍川西湖里。后废。②北宋淳化六年 (995) 改昭德县置,属杭州。治所即今浙江富阳市西北七十六里南新乡。熙宁五年(1072) 并入新城县。古县名。(1)

  • 白砂

    即今福建上杭县东北白砂镇。1931年1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置杭武县治此。

  • 腊 (臘) 城

    唐吐蕃置,当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北。腊城节度使屯戍于此。《资治通鉴》: 唐贞元五年(789),“韦皋遣其将曹有道将兵与东蛮。两林蛮及吐蕃青海、腊城二节度战于嶲州台登谷”。

  • 天河海

    在今广东新会市东北。清道光《新会县志》卷2:天河海“一名羚海,在城东北八十里。其水源自广西大江来,至肇庆而下,直至新会。其思贤滘乃此水支流,合南雄水,以达于省城。其正流经顺德之甘竹至银瓶咀,又西南行经

  • 於潜县

    东汉改於朁县置,属丹阳郡。治所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六十四里于潜镇。三国吴属吴兴郡。南朝陈改属钱唐郡。隋属余杭郡。唐属杭州。南宋属临安府。元属杭州路。明、清属杭州府。民国初属浙江钱塘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