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汾泾

汾泾

①即汾。在今河南襄城县东北三十里颍水南岸汾陈村。《战国策·楚策一》:苏秦说楚威王曰,“楚地,……北有汾泾之塞”。

②即汾水旁的陉城。在今山西曲沃县东北。《史记·范睢传》:秦昭王四十三年(前264),“秦攻韩汾陉,拔之”,即此。


猜你喜欢

  • 伊州

    ①隋开皇初改和州置,治所在伏流城(今河南嵩县东北二十六里陆浑村)。四年(584)移治汝原县(今河南汝州市)。大业二年(606)改为汝州。三年(607)改为襄城郡(治所汝原县亦改为承休县)。唐武德四年(

  • 恶道山

    在今山西灵丘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44灵丘县: “恶道山在县东北二十里,山路崎岖,峻险难行,因名。”

  • 崈高县

    即崇高县。在今河南登封市。《汉书·地理志》 作 “崈高”。

  • 新宁铁路

    亦名宁阳铁路。从广东新宁 (今台山市) 东南的斗山墟起,北至县北公益埠,折东经新会,至江门北街。全长 107公里。清光绪三十二年 (1906) 动工修建,1913年建成。1939年后被拆除。

  • 西场寨

    明崇祯中置,即今广西合浦县西南西场镇。《清一统志·廉州府》:白龙寨“又西为西场寨,接钦州境”。明崇祯中置,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西南西场。

  • 水城县

    1913年改水城厅置,属贵州贵西道。治所即今贵州水城县。1923年直属贵州省。在贵州省西部、乌江南源三岔河上游,邻接云南省。属六盘水市。面积3605平方千米。人口72.3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8万,主

  • 江西道

    唐开元时分江南道置江南西道,简称江西道。即“江南西道(1)”。

  • 细鳞河

    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西北。源出太平岭,东南流注于小绥芬河。《清史稿·地理志》 穆棱县:官商路 “东渡细鳞,逾铁路至东宁”。旧中东铁路所经,有细鳞河站 (今细鳞河乡)。集镇名。在吉林省龙井市西北部、细鳞河

  • 冷泉关

    又名古川口、灵石口。在今山西灵石县北三十里雀鼠谷北口。关外迤北皆平原旷野,入关则左山右河,中道一轨,为南北咽喉。《明史·聂豹传》:明嘉靖间,“豹令富民出钱,罪疑者赎,得万余金,修郭家沟、冷泉、灵石诸关

  • 平固县

    西晋太康元年(280)以平阳县改名,属南康郡。治所在今江西兴国县南。隋开皇中废。古县名。西晋太康元年(280年)以平阳县改名,治今江西省兴国县南。属南康郡。隋开皇中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