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宁府
元至元三十年(1293)升蔡州置,属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治所在汝阳县(即今河南汝南县)。辖境相当今河南京广铁路沿线以东,西平、项城以南,安徽颍河流域以西地。明代东北部辖境略有缩小。清代东部辖境缩至罗山、新蔡等县地。1913年废。
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升蔡州置,治汝阳县(今河南汝南县)。辖境相当今河南省京广铁路线以东,西平、项城等县市以南,安徽省颍河流域以西地。明以后不断缩小。1913年废。
元至元三十年(1293)升蔡州置,属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治所在汝阳县(即今河南汝南县)。辖境相当今河南京广铁路沿线以东,西平、项城以南,安徽颍河流域以西地。明代东北部辖境略有缩小。清代东部辖境缩至罗山、新蔡等县地。1913年废。
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升蔡州置,治汝阳县(今河南汝南县)。辖境相当今河南省京广铁路线以东,西平、项城等县市以南,安徽省颍河流域以西地。明以后不断缩小。1913年废。
西汉置,属交趾郡。治所在今越南河北省仙游县东。东汉为交趾郡治。三国吴黄武五年(226)又为交州治。隋移治仙游附近,大业初属交趾郡。唐武德四年(621)为龙州治,贞观元年(627)属交州。唐末废。古县名
北京内城西北门。明、清京师西墙北门。区片名。在北京市西城区北部。泛指西直门内、外大街与西直门南大街、德胜门西大街交会处附近地区。以片内原有西直门得名。西直门系北京城西垣北门。元代称和义门,明洪武元年(
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南。《资治通鉴》:唐光启二年(886),“王行瑜进攻兴州,感义节度使杨晟弃镇走,据文州,诏保銮都将李鋋、扈跸都将李茂贞、陈佩屯大唐峰以拒之”。古山名。在今陕西省略阳县东南。《资治通鉴》
在今陕西平利县西北。《新唐书·地理志》:平利县有女娲山。《舆地纪胜》卷189金州:女娲山“《皇朝郡县志》:在平利县东。有祠曰女娲圣后”。
清雍正十年(1732)置,属元江府。治所即今云南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他郎”系傣语“哈南”的音译,意即岔河或金岩子。乾隆三十五年(1770)改属普洱府。1913年废为县。清雍正十年(1732年)置,治今
在今内蒙古丰镇市东北东、西海子村一带。 《水经· 㶟水注》: 旋鸿池水 “水出旋鸿县东山下,水积成池,北引鱼水,水出鱼溪,南流注池。池水吐纳川流,以成巨沼,东西二里,南北四里。北对凉川城
亦称石牌。即今安徽怀宁县驻地石牌镇。《宋史·樊知古传》:开宝八年(975)伐南唐,樊知古请造浮桥济采石,“乃于石牌口试造之,移置采石,三日桥成,不差尺寸”。明清以来为潜山、太湖、宿松、望江等县通往安庆
1942年1月伪满改东安街置,为东安省会。治所即今黑龙江密山市。1945年8月废。
即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北恭城河,为漓江支流。《方舆纪要》卷107恭城县:乐川“在县西。自道州流入境,经县南,入平乐县界。《志》云:县北七十里有平川江,南流合乐川”。
即今江西信丰县东南三十里古陂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9:信丰县东南有古陂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