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牛屯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置,属懋功厅。在今四川小金县西南汗牛乡。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置,属懋功厅。在今四川小金县西南汗牛乡。
①在今广东罗定市西。《方舆纪要》卷101罗定州:水西营在“州西二里。又州东二里有水东营,俱嘉靖十三年设,以在泷水旁而名”。②即今广东仁化县北七十里恩村。明洪武七年(1374)置恩村巡司于此。
即龙城。又名和龙城、黄龙城。即今辽宁朝阳市。《资治通鉴》:东晋永和八年(352)前燕慕容儁即位,“改司州为中州,建留台于龙都”。胡三省注:“赵置司州于邺。燕初都龙城,时迁于蓟,故建留台于龙城,谓之龙都
即今广西平乐县东南张家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平乐县图:东南有张家墟。
在今四川屏山县西二里凤凰山下,与龙关并为马湖府屏山县之屏障。《明史·地理志》 马湖府屏山县:“西有凤关。”
一作葵园峡。在今甘肃兰州市西。《后汉书·董卓传》: 中平二年(185),张温遣周慎将三万人追讨边章、韩遂。慎“引军围榆中城,而章、遂分屯葵园狭,反断慎运道。慎惧,乃弃车重而退”。《资治通鉴》 卷58作
唐开成四年(839)置,属羁縻平原州。治所在今越南高平省广渊县一带。后废。
故址在今江苏吴县西南灵岩山上。北宋朱长文 《吴郡图经续记》 卷中: 砚石山 (即灵岩山)“又有响屧廊,或曰鸣屐廊,以楩梓籍其地,西子行则有声,故以名”。宋范成大 《吴郡志》 卷8: 响屧廊 “在灵岩山
1936年置,以原永宁府的蒗蕖州地合置,各取首字命名,直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1952年改宁蒗县。1956年改设宁蒗彝族自治县。1936年由永胜县属宁蒗县佐改置,治大村街(今云南宁蒗彝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置,属马湖路。治所即今四川雷波县。明洪武四年 (1371)属马湖府。二十六年 (1393) 废。清康熙初复置长官司,属叙州府。雍正六年 (1728) 改为雷波卫。波,又作坡
即今河南南召县西北焦园乡。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3: 咸丰七年 (1857) 九月,“自马市坪分窜,其小股百余至焦园、角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