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永定县

永定县

①唐武德中置,为淳州治。治所在今广西横县西北峦城镇北郁江北岸。北宋开宝五年(972)属横州。熙宁四年(1071)废。元祐三年(1088)复置,寻改为永淳县。

②唐天祐中改尧城县置,属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县东四十里。五代梁开平中改为长平县。后唐同光初复为永定县。北宋天圣七年(1029)避真宗山陵名,改为永和县。

③元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改武进县置,为长春府治。治所即今江苏常州市。至正二十二年(1362)朱元璋复改为武进县。

④明成化十四年(1478)置,属汀州府。治所即今福建永定县。明嘉靖《汀州府志》卷1邑名:永定县,“以畴昔草寇时发(按,指农民的反抗斗争绵延不断),冀自今以往永远平定,故以名县”。《方舆纪要》卷98汀州府永定县:“本永安县地,僻居万山中,往往恃险乐祸。正统、天顺以来,草寇时发。成化十四年,渠魁钟三啸聚劫掠。事平,抚臣高明奏请立县,治于溪南田心,名曰永定。”城北山冈,为县主山,亦称卧龙冈,因此永定县别名“龙冈”。1913年属福建西路道。1914年属汀漳道。1928年直属福建省。

⑤清雍正十三年(1735)置,属澧州。治所即今湖南张家界市。1914年改为大庸县。

⑥1929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置,治所在胡雷(今福建永定县东北胡雷镇)。1934年11月废。


(1)古县名。(1)唐武德中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西北峦城(永淳旧县)北邕江东岸。为淳州治。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废。元祐三年(1088年)复置,属横州。南宋末改名永淳县。(2)唐天祐中改尧城县置,治今河南省安阳市东。属相州。五代梁开平中改名长平县,唐同光初复名永定县。北宋天圣七年(1029年)改名永和县。(2)古旧县名。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析慈利、安福县地,以永安卫置,治今湖南省张家界市。属澧州。1914年因与福建省永定县重名,改名大庸县。(3)今县名。在福建省西南部、汀江支流永定溪流域,邻接广东省。属龙岩市。面积 2216 平方千米。人口46.3万。辖10镇、14乡。县人民政府驻凤城镇。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析上杭县溪南、金丰、太平、胜运、丰田五里十九图置永定县。清康熙《永定县志》:取“永远平定”之意命名。县治龙岗(今凤城镇),属汀州府。1913年属西路道(1914年改称汀漳道),1927年10月曾建立县苏维埃政府。1928年直属福建省。1949年属第八专区。1950年属龙岩专区。1971年属龙岩地区。1996年属龙岩市。地处闽西南低山丘陵地区,西北部为玳瑁山,东南部为博平岭。永定河斜贯境内。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甘薯、烟草、油菜籽、花生。特产永定菜干、万应茶饼。矿产有煤、石灰石、锰、铁、钨。工业有水泥、化肥、松香、机械、食品、陶瓷。龙坎铁路和福三、抚石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东华山、燕子岩、承启楼、西陂天后宫、高陂桥等。为革命老区。纪念地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旧居,红四军司令部、红四军政治部、列宁师范学校、闽西苏维埃政府旧址,永定县烈士纪念碑。为张鼎丞故里。


猜你喜欢

  • 南禅山

    在今青海西宁市南。上有南山寺。《清一统志 ·西宁府一》: 南禅山 “在西宁县西南三里,崖洞有佛像”。

  • 金明郡

    北魏太平真君十二年 (451) 置,治所在永丰县 (今陕西安塞县西北)。辖境相当今陕西安塞县境。北周废。北魏太平真君十二年(451年)置,治广洛县(今陕西安塞县东南旧安塞)。属夏州。辖境相当今陕西省安

  • 依西肯卡伦

    清末置,属黑龙江副都统。在今黑龙江省塔河县东北依西肯乡。民国 《黑龙江志稿》 卷33: 黑河所属卡伦“依西肯,距倭西门九十里,多平原可垦之地”。后废。

  • 正西县

    西魏置,属芦北郡。治所在今甘肃文县西南五十五里。隋属武都郡。唐贞观元年(627)废。古县名。西魏置,治今甘肃省文县西南。隋属武都郡。唐贞观元年(627年)废。

  • 新堤市军事管制委员会 (县级)

    1949年解放后由沔阳县析置,治新堤 (今湖北洪湖市)。1950年撤销,并入沔阳县。

  • 固陵县

    秦置,属陈郡。在今河南太康县南。《史记· 项羽本纪》: 汉王五年 (前202),汉王刘邦追项羽“至阳夏南……至固陵。而 (韩) 信 (彭)越之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西汉改为固始县。古县名。秦置,

  • 仇班渠

    在今陕西泾阳县西。《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年(385),“(前)秦王(苻)坚与西燕主(慕容)冲战于仇班渠,大破之”,即此。在今陕西省泾阳县西。《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年(385年),“秦王苻坚与西燕主

  • 许昌郡

    东魏天平元年(534)改颍川郡置,治所在许昌县(今河南许昌县东北许田)。隋开皇初废。东魏天平元年(534年)析颍川郡置,治许昌县(今河南许昌市东北许田镇)。辖境相当今河南省许昌市一带。隋开皇初废。

  • 乐安城

    ①在今河北乐亭县东北二十里。《十六春秋·后赵录·石虎传》:建武六年(340),石虎将讨慕容皝“具船万艘, 自河通海,运谷豆千一百万斛于安乐城, 以备征军之调”。②在今河北昌黎县西南。石赵筑城置镇于此。

  • 雅鲁

    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牙克石市东南雅鲁林场。以雅鲁河为名。《清史稿·地理志》: 布西直隶厅有 “雅鲁” 等车站。“雅鲁”,鄂伦春语意为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