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水
①即今江西永丰县南恩江。《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永丰县:恩江在“县治南。亦曰永丰水。源出乐安县及宁都、兴国三县界,汇流经此,又西合麻江诸水而入吉水县界,下流入于赣江”。
②在今江西吉水县城南。《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吉水县:永丰水“在县城南,即恩江下流也。自永丰县流入界,其间有麻江、黄竹渡、摇步、末宁、龙门、永丰乡、白水、阳丰、庐陵峡、乌江诸水,皆会流而入赣江”。
①即今江西永丰县南恩江。《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永丰县:恩江在“县治南。亦曰永丰水。源出乐安县及宁都、兴国三县界,汇流经此,又西合麻江诸水而入吉水县界,下流入于赣江”。
②在今江西吉水县城南。《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吉水县:永丰水“在县城南,即恩江下流也。自永丰县流入界,其间有麻江、黄竹渡、摇步、末宁、龙门、永丰乡、白水、阳丰、庐陵峡、乌江诸水,皆会流而入赣江”。
五代汉乾祐二年 (949) 改乾元县置,属京兆府。治所即今陕西柞水县。金废为乾祐镇。元至元二十九年 (1292) 复置,属奉元路。三十一年(1294) 又废。古县名。五代汉乾祐二年(949年)改乾元县
明置,在今贵州铜仁市西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122铜仁府铜仁县:亚寨堡,“(明)宣德七年,总兵萧绶大征叛苗,于贵州设亚砦等十堡,是也。今为戍守重地”。在今贵州省铜仁市东北。明宣德七年(1432年)总
在今贵州万山特区西南。《方舆纪要》 卷122思州府黄道溪长官司: 黄道溪在 “司西南八十里。……诸溪下流皆附平溪大河入于沅江”。
①即今云南南华县西三十里沙桥镇。明属镇南州,置沙桥巡司。②明洪武中置,在今云南南华县西北沙桥镇。清废。
即今四川松潘县南大姓乡。清顺治六年(1649)置大姓寨土百户。
隋大业元年(605)置, 治所在新容县(今越南平治天省广田县东香山与蒲江合流处)。辖境相当今越南承天省地。三年(607)改为海阴郡。隋大业元年(605年)置,治新容县(今越南承天-顺化省广田县东香江与
即今江西横峰县东北灵西。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1广信府兴安县:“县东北路出东门十里至黄藤桥,分路东北行十里至灵西。”
明洪武初置,属安陆卫。治所在随州(今湖北随州市)。清废。
唐置,属蓬莱县。即今山东栖霞县治。金天会二年(1124)伪齐刘豫于此置栖霞县。在安徽省灵璧县中西部。面积155平方千米。人口6万。镇人民政府驻杨疃,人口 2500。以自然村“杨疃”得名。1949年设杨
即锦田镇。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东南码市镇。清道光十二年(1832)江蓝理瑶督捕同知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