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
在今福建南靖县北。明、清置巡司于此。
集镇名。(1)在河南省项城市西北部。永丰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700。原名百家铺。清同治年间筑寨兴集,取“永远丰收”之意,改名永丰。产小麦、玉米、棉花、芝麻、花生、油菜籽等。为市西北部农副产品的集散地。有农机修配、制革、玻璃、火腿等厂。106国道经此。(2)在安徽省东至县南部、龙泉河西岸。属昭潭镇。人口 1440。因北宋在此设监铸钱,称永丰监,镇由此得名。为县重点产粮区之一。有茶园、莲子、牲畜等多种经营。大石公路经此。古迹有海瑞德政碑。
在今福建南靖县北。明、清置巡司于此。
集镇名。(1)在河南省项城市西北部。永丰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700。原名百家铺。清同治年间筑寨兴集,取“永远丰收”之意,改名永丰。产小麦、玉米、棉花、芝麻、花生、油菜籽等。为市西北部农副产品的集散地。有农机修配、制革、玻璃、火腿等厂。106国道经此。(2)在安徽省东至县南部、龙泉河西岸。属昭潭镇。人口 1440。因北宋在此设监铸钱,称永丰监,镇由此得名。为县重点产粮区之一。有茶园、莲子、牲畜等多种经营。大石公路经此。古迹有海瑞德政碑。
古国名。即今马来西亚马来亚东部之彭亨。见南宋赵汝适 《诸蕃志》 卷上 “三佛齐国”条。《岛夷志略》 作彭坑,明以后始有今译名彭亨。《云麓漫钞》 卷5作朋丰,《海录》 作邦项。
即今湖北利川市西北四十里南坪镇。清置巡司于此。
即今广西藤县西北和平镇。清同治 《梧州府志》 卷2藤县: “和平墟 (在) 四十六都罗龙里。”
即今福建长乐市驻地吴航镇。唐上元元年(760)长乐县迁治于此。
明置,属迁安县。为长城关口之一。在今河北迁西县东北六十四里。《方舆纪要》 卷17迁安县: 榆木岭关在 “县西北七十五里。有关城。其西接青山口。《边略》 云: 青山口东第一关也”。清于此设把总驻守。
又名胡店、永兴场。即今四川井研县东北集益乡。清光绪 《井研县志》 卷4: 永兴场 “旧名胡店。创自乾隆五十年,县东北二十里”。
即今四川简阳市西南杨家街乡。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简州:杨家街铺“在州南四十里”。
又名大拉子、大砬子。在今吉林龙井市东南智新镇。清设分防经历于此。《清史稿· 地理志》 和龙县: “光绪十一年,吉韩通商,和龙峪与光霁峪西步江互市。二十八年,置分防经历,属延吉。”
在今江西南昌市北。《豫章记》:“刘繇城在豫章县北四十里。”《寰宇记》卷106洪州南昌县:“刘繇城在县东北三十八里。盖孙策略地于曲阿,扬州刺史刘繇败奔豫章,筑城自保。今人号为刘繇城。”相传东汉末扬州刺史
在今湖南安乡县东。《方舆纪要》 卷77安乡县 “大鲸湖” 条下: “景港在县东北四十里。上通荆江,下达洞庭湖。一名景源港。” 《清一统志·澧州一》: 景港河 “自荆州府公安县四水口分流,至县界灵石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