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湾集
即今山东无棣县东北水湾镇。民国《无棣县志》卷2:水湾桥“在县东北三十五里”。
即今山东无棣县东北水湾镇。民国《无棣县志》卷2:水湾桥“在县东北三十五里”。
即今青海西部的乌兰乌拉山。西南一东北走向,长江正源托托河出其西南。《清史稿·地理志》 青海土司: “极西北二十里,有锡津乌兰拖罗海山。托克托乃乌蓝木伦河出其西南。”
①在今山西长子县东。《水经·浊漳水注》:“梁水出南梁山,北流径长子县故城南。梁水又北入漳水。”②即今辽宁浑河支流太子河。明 《辽东志》卷1: 梁水 “一名太子河。(辽阳) 城东北三里。源出斡罗山,北流
在今江西兴国县东。《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兴国县:长信泷在“县东二十五里。永丰、宁都之水入县界者皆汇于此。狂澜奔驶,声吼如雷。俗呼上曰哑滩,以舟过禁声也,下曰泥滩, 以深不可测也”。
1949年析金县置,属旅大行署区。治所在金县 (今辽宁大连市东北金州镇)。1950年冬裁入金县 (今金州区)。旧市名。1949年析金县城区置,治今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1950年撤销,仍并入金县。
一作龙归山。在今四川铜梁县北安居镇东。《方舆纪要》卷69安居县:凤凰山“其西南对峙者曰龙归山,山形盘旋如龙,亦一方之胜”。《清一统志·重庆府一》:归龙山“在铜梁县北旧安居县东……东北对峙者曰凤凰山”。
即今江苏丹徒市西四十里高资镇。《明史·恭闵帝纪》: 建文四年 (1402) “燕兵渡江,盛庸战于高资港,败绩”。即此。在今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西,北通长江。《明史·恭闵帝纪》:建文四年(1402年),“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置,属北乡郡。治所即今山西临猗县。后废。古县名。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治今山西省临猗县。属北乡郡。西魏、北周时废。
在今四川西充县南十五里。《舆地纪胜》卷156顺庆府: 南岷山 “距西充县十五里。上有十三小峰,汉何岷者隐其上,遂以名山。是后为贾神仙师道场。今名降真观,山有九泉”。《方舆纪要》 卷68西充县: 南岷山
在今云南洱源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117邓川州: 南诏潭 “在州 (今邓川镇) 西南二十里。广十余亩,三山环匝,其一面峻壁如石墙,潭深莫测,昔人常避兵其中”。
南宋置,属泸州。在今四川泸州市西郊忠山 (旧名宝子山、宝山)。《元史·步鲁合答传》: 至元十一年 (1274),“泸州叛,还军讨之,步鲁合答以所部兵攻宝子砦”。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