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道山
亦作别笃山、别驾山。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明太祖实录》:洪武五年(1372)六月,征西将军冯胜、副将军傅友德进兵至亦集乃路,元守将以城降。师次别笃山口,元岐王朵儿只班遁去,追获其平章长加奴等二十七人及马驼牛羊十余万。清张穆《蒙古游牧记》卷16:“别笃山, 今曰毕道山。”
亦作别笃山、别驾山。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明太祖实录》:洪武五年(1372)六月,征西将军冯胜、副将军傅友德进兵至亦集乃路,元守将以城降。师次别笃山口,元岐王朵儿只班遁去,追获其平章长加奴等二十七人及马驼牛羊十余万。清张穆《蒙古游牧记》卷16:“别笃山, 今曰毕道山。”
西汉元鼎四年 (前113) 封周后为周子南君。在今河南汝州市东。《汉书·武帝纪》: “封嘉为周子南君,以奉周祀。” 师古曰: “子南,其封邑之号,以为周后,故总曰周子南君。” 初元五年 (前44) 改
在今广西昭平县东南九十里。《方舆纪要》卷107昭平县:北陀山“山高岭峻,登陟艰阻。山后有天池,一名峡口塘。石山对峙,潭水清沏,源常涌不竭。旧为瑶僮出没处。万历中筑城于天池之前,设兵防戍。《里道记》:北
①东汉兴平元年(194)刘璋分巴郡置,属益州。治所在江州县(今四川重庆市嘉陵江北岸)。辖境相当今四川江津以下至忠县长江及支流地区。建安六年(201)改为巴郡。②南朝宋明帝时改长宁郡置,属荆州。治所在长
即今广东化州市西北石湾圩。清光绪《高州府志》卷10化州:石湾在“州西三十四里”。
北宋置,属夏津县。即今山东夏津县北三十里新盛店镇。隋开皇末尝置夏津县于此。古镇名。在今山东省夏津县北。金属夏津县。
北宋开宝七年(974)南唐置,治所在永兴县(今湖北阳新县)。太平兴国二年(977)升为永兴军。
清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1908.1)置,属长春府。治所在长岭子(今吉林长岭县)。民国郭熙楞《吉林汇征》:“长岭县,地名长岭子”, 因名。1913年改属吉林吉省长道。1929年直属吉林省。在吉林省西部,
即今辽宁辽阳县东南汤河。为太子河支流。《汉书·地理志》 辽东郡居就县: “室伪山,室伪水所出,北至襄平入梁也。”
即今浙江湖州市东三十里晟舍乡。清同治《湖州府志》 卷25: “相传唐李晟领兵舍于此。” 故名。
即今北京市通县东南四十里西集镇。清于此设义仓,为香河县入京要道。集镇名。在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南部、龙河北岸、枣滕公路两侧。西集镇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3407。该村始建于春秋时期,因地处古盟台西,名西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