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武遂

武遂

①战国燕邑,后为赵地。在今河北徐水县西遂城。《史记· 赵世家》: 悼襄王二年 (前243),“李牧将攻燕,拔武遂、方城”。即此。

②战国韩邑,后入秦。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 (一说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史记·秦本纪》: 武王四年 (前307),“城武遂”。

③战国赵邑,在今河北武强县西北沙洼乡。《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悼襄王时,“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西汉置武隧县。


古邑名。(1)战国燕邑。即今河北省徐水县西北遂城。赵悼襄王二年(前243年),李牧将攻燕,拔武遂,即此。(2)战国赵邑。在今河北省武强县西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破赵杀将扈辄于武遂城,斩首十万。”西汉置武隧县。(3)战国韩邑。在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南,一说在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史记·秦本纪》:武王四年(前307年),伐韩,拔宜阳,“涉河,城武遂”,即此。


猜你喜欢

  • 阿拉腾打不苏

    即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西北阿拉坦嘎达苏苏木)。民国间为察哈尔左翼镶白旗驻地。

  • 资源县

    1936年置,属广西省。治所即今广西资源县。以据处资水之源而得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北与湖南省相邻。属桂林市。面积 1954 平方千米。人口16.6万。辖1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大合镇。以地

  • 巫山

    ①在今江西信丰县西北。《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信丰县:巫山“在县西北四十里。有岖岭,上多怪石,与南康分界处,巫水出其下,流会绵水,入于桃江”。②又名孝堂山。在今山东长清县西南五十里孝里铺东。《左传》:

  • 七孤龙

    在今福建宁化县南。《方舆纪要》卷98宁化县:“七孤龙在县南,北去乌路峡十五里,石峻路险,怒涛奔湍,逶迤七曲,舟行甚艰,盖即正溪所经矣。”

  • 春秋周邑。后属郑。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南。《左传》: 隐公十一年 (前712),周王 “与郑人苏忿生之田” 有 “隤”。杜注: “在修武县北。”古邑名。春秋周邑,后属郑。在今河南省获嘉县西北。《左传》隐公

  • 园头村

    在今广东潮安县南。明洪武四年(1371)移枫洋巡司治此。嘉靖末废。在今广东省潮安县南。明洪武四年(1371年)移枫洋巡检司治此。

  • 西公旗

    即内蒙古乌拉特前旗。

  • 诸鱼溪

    即今湖南沅陵县东北七十里朱红溪。《水经·沅水注》: “沅水又东,与诸鱼溪水合。水北出诸鱼山。” 故名。

  • 中堡河

    在今河北肃宁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3肃宁县:中堡河在“县东北三十里。《志》云:保定府蠡县以东、高阳县以南之水,溢入于县境,播为洋东五十二淀,俱注于中堡河,流经雄县界,会于瓦济河。其洋东五十二淀,俱在

  • 省嵬山

    又名阿罗布斯山。在今宁夏惠农县东南十一里。清戴锡章 《西夏纪》 卷 5: 宋天圣二年(1024),“定州省嵬山,在怀远西北百余里,土地膏腴,向为蕃族樵牧地。德明于山之西南麓筑城,以驭诸蕃”。《方舆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