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要北原
在今内蒙古卓资县北。《魏书·太祖纪》: 天赐三年 (406) 七月,“西登武要北原,观九十九泉”。
在今内蒙古卓资县北。《魏书·太祖纪》: 天赐三年 (406) 七月,“西登武要北原,观九十九泉”。
1939年升康定县置,为西康省省会。即今四川康定县。1950年改市为县。1955年属四川省。
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南古城乡(古城畈),一说在今随州市东北八十八里。《后汉书·刘玄传》:“圣公避吏于平林……平林人陈牧、廖湛复聚众千余人,号平林兵, 以应之。”三国魏置县。古邑名。在今湖北省随州市东北。王
清光绪十四年(1888)改农安照磨置,属长春府。治所在龙湾(今吉林农安县)。民国魏声龢《吉林地志》:“县治旁古塔,建于辽圣宗时,相称龙安塔,音讹又似农安,遂为县名。”1913年改属吉林省吉长道。192
又名媳妇山。在今河北滦县西南二十五里。《魏书·地形志》: 辽西郡海阳县有 “新妇山”。即此。
唐武德四年(621)置,治所盐山县(今河北黄骅市西南三十里旧城乡)。辖境相当今河北沧州、沧县、黄骅、孟村等市县地。贞观元年(627)废。
元置,在今四川眉山县东七里岷江岸。为成都川江水站之一。明改为眉州水驿。
在今安徽宁国县北五里,即今东津河与西津河合流而成的水阳江上游。旧在两溪合流口有五河渡,亦称五湖渡,遂称此水为五湖水。《元和志》卷28宁国县:五湖水“在县东北四里”。《元丰九域志》卷6:宁国县有五湖水。
1946年8月当地解放后由湖北郧西县及陕西山阳县析置,治龙山七里沟 (在今陕西山阳县东南)。取二县首字为名。1947年3月废。旧县名。1946年由湖北省郧西县及陕西省山阳县析置。以两县首字得名。治今山
古黄河津渡。 在今河南延津县北胙城镇北侧。《资治通鉴》: 西晋永嘉六年 (312),汉安北将军赵固等 “恐为石勒所并,欲引兵归平阳,军中乏粮,士卒相食, 乃自䂭硗津西渡”。 即此。古黄河
在今云南元阳县东北,红河南岸。清代为建水州辖十五勐之一,清初设掌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