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武胜县

武胜县

1914年改定远县置,属四川嘉陵道。治所在今四川武胜县西南三十里中心镇。《地学杂志》1914年第7、8号载 《拟改各省重复县名呈文并批》称: “该县于元至元间复置武胜军,县东又有武胜山。” 故名武胜县。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3年县治由中心镇迁驻沿口镇,即今治。


在四川省东部、嘉陵江中游,南邻重庆市。属广安市。面积965.7平方千米。人口80.9万。辖15镇、16乡。县人民政府驻沿口镇。以县东有武胜山,元置武胜军,故名。宋为合州石照县地,蒙古至元四年(1267年)置武胜军,后升定远州。二十四年降为定远县属合州。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徙庙儿坝,即今县西南中心镇。清康熙八年(1669年)省县入合州。雍正六年(1728年)复置,属重庆府。1913年废州府存县,属川东道。1914年因与安徽省定远县重名,改名武胜县,属东川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属川北行署区南充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南充专区。1953年迁驻沿口镇(即今治)。1968年属南充地区,1993年属广安地区,1996年属广安市。地处盆中丘陵东部,丘顶多呈桌状、方山状。嘉陵江自北入,蜿蜒南流,左纳长滩寺河,右纳南溪河。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玉米、小麦、油菜籽、高粱。养蚕历史悠久,称“蚕桑之乡”,蚕茧与生猪是县两大名产。有天然气及盐矿。有氮肥、缫丝、灯泡、水泥、酿酒等工业。沿口菜刀、龙女泉酒为名产。渝南、武岳、武广公路经此。嘉陵江航道通重庆。纪念地有烈士陵园及水洞湾。名胜古迹有真静书岩。


猜你喜欢

  • 麦田

    在今甘肃靖远县东北。《晋书·乞伏国仁载记》:乞伏傉大寒自苑川“迁于麦田无孤山”。《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北径麦田城西。”即此。在今甘肃省靖远县东北。十六国时西秦曾于此建都。《资治通鉴》:东晋咸和四

  • 贺县

    明洪武十年 (1377) 改贺州置,属平乐府。治所在今广西贺县东南贺街镇。民国初属广西桂林道。1928年直属广西省。1952年迁县治八步镇,即今贺县治。古旧县名。明洪武十年(1377年)改贺州置,治今

  • 渐水

    ①即浙江水。在今浙江省西北部。《说文解字》: “渐水出丹阳黟南蛮中,东入海。从水,斩声。”②一名澹水。又名鼎江。在今湖南常德市北,流入汉寿县西北入沅。《汉书·地理志》 武陵郡索县:“渐水东入沅。” 《

  • 泥公山

    即泥功山。在今甘肃成县西二十里。《新唐书·地理志》: 贞元五年 (789) 于同谷县 (今甘肃成县) 西境泥公山权置行成州。杜甫有 《泥公山》诗。古山名。在今甘肃省成县西南。北魏太和中遣南梁州刺史杨灵

  • 宜定州都督府

    唐改安定州都督府置,属庆州都督府。寄在庆州界 (今甘肃庆阳县境)。天宝后废。唐初以党项部落置,在今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东北部一带。后地入吐蕃,侨治庆州(治今甘肃庆城县)界。寻废。

  • 方山镇

    即今安徽芜湖县南十里,青弋江东岸芳山。旧属宣城县。清嘉庆《宁国府志》卷12:方山镇“距城六十里”。在河南省禹州市西北部。面积64.2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方山,人口1870。因南邻方山得名。

  • 朱鸢江

    指今越南红河下游。《元和志》卷38朱鸢县:“朱鸢江,北去县一里。后汉马援南征,铸铜船于此,扬排然火,炙船头令赤,以燋涌浪及杀巨鳞横海之类。”

  • 徐海道

    1914年依前徐州府、海州直隶州辖境置,属江苏省。治铜山县 (今江苏徐州市)。辖境约当今江苏丰县、徐州、睢宁、宿迁、沐阳、灌南、响水以北地区及安徽萧县、砀山2县地。1927年废。1914年6月以清末徐

  • 猛虎寨

    南宋绍兴中置猛虎巡司,属南丰县。在今江西南丰县南五十里。元初改为猛虎寨,元末废。在今江西省南丰市南。南宋初置巡检司于此。

  • 安富郡

    南朝梁置,属兴州。治所在安富县(今湖北郧县东南)。西魏属丰州。隋开皇初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