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武康县

武康县

西晋太康元年 (280) 改永安县置,属吴兴郡。治所在今浙江德清县西。以县有武康山而得名。隋开皇九年 (589) 废,仁寿二年 (602) 复置,属湖州。徙治今德清县 (武康镇)。大业三年 (607)改属余杭郡。唐初李子通于此置安州,寻改武州,武德七年 (624) 复属湖州。五代梁开平元年 (907) 吴越改属杭州,北宋太平兴国三年 (978) 还属湖州,南宋宝庆元年 (1225) 属安吉州。元属湖州路。明、清属湖州府。民国初属浙江钱塘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1958年撤销,并入德清县。1993年德清县迁治武康镇。


古旧县名。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改永康县置,治今浙江省德清县西千秋(武康旧县)北。属吴兴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平陈废,仁寿二年(602年)复置,移治今德清县千秋西莫溪南银山之麓。属余杭郡。唐广德二年(764年)复移治千秋,属湖州。元属湖州路。明、清属湖州府。1958年并入德清县。


猜你喜欢

  • 喀七乌兰木伦河

    即今长江南源木鲁乌苏河支流尕尔曲河。在青海西南部。《清一统志 · 西藏》: 喀七乌兰木伦河 “源出巴萨通拉木山西北四百余里什达尔乌兰达布逊山,东南流五百余里,入木鲁乌苏”。

  • 黑逵垒

    又名刘黑逵垒。在今河北永年县 (临洺关) 东南。《元和志》 卷15永年县: 刘黑逵垒 “在县(今永年县东南城关镇) 西南十里,洺水南。贞观四年于垒东置昭福寺,碑岑文本撰”。《方舆纪要》 卷15广平府:

  • 垒头堡

    即今河北冀州市西北二十八里垒头乡。民国 《冀县志》 卷7引乾隆 《冀县志》: 北有垒头堡。

  • 独头山

    即雷首山。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南。《水经·河水注》 引阚骃 《十三州志》: 雷首山“一名独头山,夷齐所隐也”。

  • 三斗坪镇

    即今湖北宜昌县西四十八里长江南岸三斗坪镇。嘉靖《归州志》卷1:三斗坪在“州东一百里”。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西南部、长江西陵峡南岸。面积178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黛狮,人口 3930。1

  • 龙湫

    ①在今江西丰城市东南龙门山下。《舆地纪胜》卷26隆兴府:龙湫“在丰城县龙门七宝禅寺之西,深处有石可以琢砚, 龙尾石之亚也”。《明一统志》卷49南昌府:龙湫“在丰城县西南三十里。众峰拗处, 内有蛰龙,

  • 兴盛旺村

    在今内蒙古五原县西南。清光绪三十年(1904)五原厅由大佘太移治于此。后又徙治隆兴长(今五原县)。

  • 遂安县

    西晋太康元年 (280) 改新定县置,属新安郡。治所在今浙江淳安县 (排岭镇) 西南仙居村附近。隋开皇九年 (589) 省。仁寿三年 (603) 复置,属睦州。大业初属遂安郡。唐武德四年 (621)徙

  • 九江郡

    ①秦置,治所在寿春县(今安徽寿县)。辖境相当今安徽、河南淮河以南,湖北黄冈以东及江西全省。以境内有九江得名。秦末,楚、汉之际西境置衡山郡,割南境置庐江、豫章二郡。西汉高帝四年(前203)改为淮南国,元

  • 玉局观

    在今四川成都市南。《寰宇记》卷72益州:“玉局坛在城南柳堤玉局观内,张道陵得道之所,其一也。”《方舆胜览》卷51成都府:玉局观“道经二十四化,上应二十四气,六十甲子分隶之,玉局化其一也。《彭乘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