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武平镇

武平镇

唐开元二十四年 (736) 置武平镇,属长汀县。即今福建武平县。五代王闽改置武平场。明嘉靖 《汀州志府》 卷1邑名: 武平县 “以其地坦夷,而人上武,故以名县 (镇)”。


(1)古镇名。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置,即今福建省武平县。属长汀县。五代闽改置武平场。(2)今镇名。在重庆市丰都县东南部。面积153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磨刀洞,人口470。因境内地形有五个大坝而名五平,后演变为今名。清末属崇德乡辖。1935年始建武平乡。1953年增划坝围、旋石二乡。1955年两乡又并入武平乡,同时还将茶园乡并入。1958年成立武平公社。1992年将河面乡部分村组及太平乡并入,建武平镇。主产稻、玉米、小麦。特产黄连。有酒厂、煤矿等。有公路至县城。


猜你喜欢

  • 斗米径

    古水名。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南。《寰宇记》卷124含山县:“斗米径水在县西南八十里。按:旧径历阳豪杰李子建当隋末杜伏威之起,从伏威守城,伏威分兵戍栅口,欲开路运粮以救军食,子建请以东关下开沟通黄港陂入历湖

  • 精河县

    1913年改精河厅置,属新疆伊犁道。治所即今新疆精河县。1930年属伊犁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准噶尔盆地西南边缘、天山支脉婆罗科努山北麓。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面积1.3万平

  • 高青县

    1948年3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由高苑、青城二县及滨县黄河以南部分地,邹平、长山二县小清河以北地区,蒲台县西南小部分地析置,治田镇 (今山东高青县)。在山东省东北部。属淄博市。面积830平方千米。人口35

  • 断藤峡

    即今广西桂平县西北大藤峡。《明史·王守仁传》: 嘉靖年间,率军镇压断藤峡瑶民起义,“断藤峡瑶 ‘贼’,上连八寨,下通仙台、花相诸洞蛮,盘亘三百余里。……伺 ‘贼’ 不备,进破牛肠、六寺等十余寨,峡 ‘

  • 卜剌罕卫

    明永乐四年(1406)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境绰尔河流域。后废。明永乐四年(1406年)置,治今黑龙江省嫩江县西绰尔河流域。隶奴儿干都司。后废。

  • 白茅湾

    在今江西九江市东北,东近桑落州。《资治通鉴》:南朝梁承圣元年(552),“陈霸先帅甲士三万,舟舰二千,自南江出湓口,会(王)僧辩于白茅湾”。即此。在今江西省九江市东北,东近桑落洲。《资治通鉴》:南朝梁

  • ?矶山

    即今安徽无为县东八十里, 长江西岸之蛟矶山。 《方舆纪要》 卷26无为州:��矶山 “在州东百五十里,独立大江中,东西往来,道经其下,盖与芜湖县接界”。

  • 邛县

    明洪武九年(1376)降邛州置,属嘉定州。治所即今四川邛崃市。成化十九年(1483)复升为邛州。古旧县名。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邛州置,治今四川省邛崃市。属四川省。成化十九年(1483年)复升为州

  • 金陵山

    又名钟山、蒋山、紫金山。在今江苏南京市中山门外。《元和志》 卷25上元县 “钟山”条引 《舆地志》: “古金陵山也,邑县之名由此而立。”见“钟山(1)”。

  • 长顺县

    1942年由长寨、广顺二县合并设置,属贵州省。治所即今贵州长顺县。由长寨、广顺二县各取一字为名。在贵州省南部。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面积 1543 平方千米。人口25.3万。辖7镇、10乡。县人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