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武城县

武城县

①秦置,属内史 (一说西汉置)。治所在今陕西华县东北十七里。西汉属左冯翊。东汉废。《方舆纪要》 卷54华州: 武城 “或谓之武平城,亦谓之光武城。相传光武征隗嚣曾驻于此”。

②西汉置,属定襄郡。治所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北。一说即今和林格尔县东南新店子乡古城。东汉改为武成县。

③西晋太康中改东武城县置,属清河国。治所在今山东武城县西北。北齐天保七年 (556) 移故信成县(今清河县城关乡西北十二里)。隋开皇六年(586) 改清河县,并于武城县旧治复置武城县,属贝州。大业初属清河郡。唐调露元年 (679) 又移治永济渠北义王桥西二里 (今山东武城县西南)。宋属恩州,大观中徙东流村 (今武城县西南老城镇)。元属高唐州。清属临清州。民国初属山东东临道。1925年属德临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1973年迁治旧城(今武城镇)。

④西晋置,属郁林郡。治所在今广西平南县东南武林镇。后废。南朝宋元嘉二年 (425) 复置,改为武林县。

⑤东晋置,属东清河郡。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城东北。北齐废。《续山东考古录》 卷2淄川县: “ 《魏志》: 武城有昌国城,县治当在东北。”

⑥北魏置,寻废。故治在今甘肃武山县西南武城山下。《水经·渭水注》: “渭水又东径武城县西,武城川水入焉。”

⑦唐长寿元年 (692) 置,属陈州。治所即今河南西华县。神龙元年 (705) 改为箕城县。


(1)古县名。(1)城,又作成(《续汉书·郡国志》)。西汉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北。属定襄郡。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因匈奴侵扰而弃废。(2)西汉置,治今陕西省华县东。属左冯翊。东汉初废。又名武平城,《水经注·渭水》:武平城,“按《地理志》,左冯翊有武城县”,是也。(3)西晋初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东南。属苍梧郡。后废。(4)东晋侨置,治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东北。属东清河侨郡。北齐废。(5)武周长寿元年(692年)析宛丘县置,治今河南省西华县。“以县本楚武王所筑故也”(《旧唐书·地理志》)。属陈州。唐神龙元年(705年)改箕城县。(2)今县名。在山东省西北隅,西邻河北省。属德州市。面积749平方千米。人口37.2万。辖4镇、3乡。县人民政府驻武城镇。《太平寰宇记》引《隋区宇图》云:“夏禹七代孙芸封公子武于此建国。”故名曰武城。战国为赵武城邑。西汉设东武城县,治今河北省故城县西南,属清河郡。东汉属清河国。西晋太康中改称武城县。北齐徙治今河北省清河县西北,北宋大观中因卫河水患迁治今老城镇。元属高唐州。清属临清州。1913年属济西道,1916年属东临道,1925年属德临道,1928年直属省。1940年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历属冀南行署第六、第二专署。1948年属河北省衡水专署。1952年划归山东省德州专区。1956年改属聊城专区,1958年属德州专区。1973年迁今治。1994年属德州市。地处黄河冲积平原,西南高东北低。境内有卫运河、六五河、六六河、利民河、旧城河等。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棉花、西瓜为主。工业有玻璃钢、轻工、化工、纺织、建材、汽车、食品等,所产地毯畅销国内外。德武、恩老公路经此,武城大桥连接武城与河北故城。城内建有烈士事迹陈列馆一座。


猜你喜欢

  • 贵平县

    西魏废帝二年 (553) 置,为和仁郡治。治所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南镇金镇。以贵平山为名。隋属隆山郡。唐属陵州。开元十四年 (726) 移治禄川(在今仁寿县东北六十里贵坪)。北宋属陵井监,熙宁五年 (10

  • 牛街

    即今云南彝良东北牛街镇。《清史稿·地理志》:镇雄州西北有“牛街”。集镇名。(1)在云南省洱源县北部。牛街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4740。相传明初这里已形成集市,村因逢丑日为集,丑为牛,故名。产稻、蚕豆

  • 思浪州

    北宋改思浪羁縻州置,属邕州左江道。治所在今越南高平省下琅附近。明分置上、下思朗州。

  • 龙坎

    在今四川重庆市西。《元史·杨文安传》:至元七年(1270),“从严佥省攻重庆,大战龙坎,败宋兵”。即此。明、清为龙坎铺。

  • 芝山

    ①在今江苏溧水县东南七十里。宋《景定建康志》卷17:芝山“上有李子洞、燕洞,相去三百步。昔宣州田頵举兵,邑人携老幼于此避难,可容数千人。李洞有泉沸涌。燕洞有石燕,遇雨则飞,晴则还落为石”。②在今江西波

  • 大定山

    在今四川犍为县西一里。《清一统志·嘉定府一》:大定山“壁立环抱,俨若列屏。一名翠屏山”。

  • 洳口

    即今北京市平谷县西南错河 (古如水) 入洵河之口。明嘉靖中,俺答南犯,营于洳口,即此。即今北京市平谷县西南错河(古洳水)入泃河之口。明嘉靖中,俺答南犯,营于洳口,即此。

  • 泰宁实验区

    1937年析康定、道孚二县地置,属四川省。治所治惠远寺 (今四川道孚县东南八美惠远寺)。1939年属西康省。1940年改为泰宁设治局。1937年由康定、道孚二县析置,治今四川省道孚县东南惠远寺。194

  • 缺门城

    在今河南新安县西缺门山。《资治通鉴》: 唐乾元二年 (759),郭子仪被史思明战败,“子仪至河阳,将谋城守,师人相惊,又奔缺门”,即此。

  • 平潭厅

    清嘉庆四年(1799)于福清旧县丞平潭地置,属福州府。治平潭(今福建平潭县)。辖海坛岛。1913年废厅,改为平潭县。民国《平潭县志》卷3:“按《关都记》:海坛山势远望如坛,故名。自唐以来皆沿用之,平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