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楚王山

楚王山

①又名同孝山。在今江苏铜山县西二十五里夹河乡闸口村。《水经·获水注》: “获水又东径同孝山北。山阴有楚元王冢,上圆下方,累石为之,高十余丈,广百许步,经十余坟,悉石也。” 《明一统志·徐州》: 楚王山 “在州城西二十里,山下有楚元王墓”,故名。楚元王即刘交,为汉高祖同父异母弟。高祖六年 (前201) 封为楚王,都彭城 (今徐州)。死后葬山北坡,故名楚王山。在楚元王墓南的山腰平台上,排列着三座大型墓葬,为楚元王子孙墓。

②在今贵州锦屏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121黎平府铜鼓卫: 楚王山在 “卫东三里。《志》 云,卫城四围皆高山,可以屯兵。其东三里曰楚王山,有楚王旧垒,明初征蛮时筑”。


猜你喜欢

  • 石花街

    即今湖北谷城县西三十六里石花镇。明、清置巡司于此。民国设县佐。

  • 余荫山房

    又名余荫园。在今广东番禺市(市桥镇)东北十八里南村镇。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由举人邬燕天为纪念其祖先余荫而建。布局奇巧。与顺德市清晖园、东莞市的可园、佛山市的十二石斋,同被誉为广东四大名园。在广

  • 杜县

    ①春秋秦武公十一年(前687)灭杜伯国置,治所即今陕西西安市西南杜城。秦属内史。西汉元康元年(前65)改名杜陵县,移治今长安县东杜陵南五里。三国魏复名杜县,属京兆郡。西晋改名杜城县。北魏神޶

  • 讹答剌城

    即讹打剌城。西辽属地。在今哈萨克斯坦南部奇姆肯特西北帖木儿附近。《元史·太祖纪》:十四年(1219)六月,“西域杀使者,帝率师亲征,取讹答剌城,擒其酋哈只儿只兰秃”。

  • 忠建宣抚司

    明洪武六年 (1373) 改忠建长官司置,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南。后废。永乐四年(1406) 复置,属施州卫。清改为忠建土司。明洪武六年(1373年)置,治今湖北省宣恩县东南。清初改置忠建土司。

  • 淹浦

    在今浙江慈溪市东南淹浦乡。《方舆纪要》卷92慈溪县: 淹浦 “浦东即古窑港也。宋庆历间置古窑、淹浦二闸,以蓄泄鸣鹤一乡之水。元至元中修复之。今盐丁载卤出入,闸制遂废”。

  • 桃林城

    即今湖南临湘市南三十里桃林镇。清乾隆四十一年 (1776) 移桃林巡司于此。在今湖南省临湘县西南。清时于此设巡检司。

  • 卢灵关

    在今陕西洛南县东北一百十五里。《清一统志·商州》:卢灵关“路通河南卢氏、灵宝二县。关之西有黄龛,旧传沙中有金;关之东有石室宏敞,名五仙窑”。

  • 洞口市

    即今湖南洞口县。原为武冈县地,明代已有 “洞口” 之名。方以智有 《游洞口林谷诗》。清乾隆年间戴宗槐 《洞口记》 谓洞口以地形得名。1952年设洞口县,因洞口为名。即今湖南省洞口县驻地洞口镇。

  • 赖坊

    即今福建长汀县南赖坊。1931年中央革命根据地汀连县迁治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