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石县
唐贞观五年 (631) 置,属燕州。治所在今广西藤县西北。七年 (633) 属藤州。十八年(644) 后废。
唐贞观五年 (631) 置,属燕州。治所在今广西藤县西北。七年 (633) 属藤州。十八年(644) 后废。
隋大业三年 (607) 改昌州置,治所在枣阳县 (今湖北枣阳市)。辖境约当今湖北枣阳市及河南唐河县地。唐武德三年 (620) 改为昌州。隋大业三年(607年)改昌州置,治枣阳县(即今湖北枣阳市)。辖境
唐贞观五年(631)置,属河州。治所在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西黄河南岸。《寰宇记》卷155廓州米川县:“因米川水为名。”永徽六年(655)移于河北,属廓州。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南。后入吐蕃。古县名。
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山海经·中山经·中次七经》:半石之山“来儒之水出于其阳,而西流注于伊水。……合水出于其阴,而北流注于洛”。《水经·洛水注》:“合水南出半石之山。”
在今广东平远县治大柘镇附近。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平远县图表:“又东超竹岭,其北大柘山,绵延而东南小柘山,去城南五十三里。”
元改金利寨 (又名吉利场) 置,在今广东南海市北里水镇。明洪武三年 (1370) 置巡司于此。元改金利寨置,在今广东省广州市西北。明洪武三年(1370年)置巡检司于此。
春秋时齐地。在今山东境内。《史记·孔子世家》:齐景公“将欲以尼谿田封孔子”。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中礁。1935年公布名称为中央礁。1947年改名中礁。
即今山东巨野县西南龙固镇。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韩姑娘率领大刀会攻占其地。在今山东省巨野县西南。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韩姑娘率领大刀会攻占其地。
唐置。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宋史·河渠志四》: “开宝九年,郊祀西京,诏发卒五千,自洛城菜市桥凿渠抵漕口三十五里,馈运便之。其后导以通汴。”
①在今四川阆中市北七里。山上有玉台观。《舆地纪胜》卷185阆州:玉台观“在州北十里。唐滕王尝游之,有滕王亭基”。唐杜甫《阆山歌》:“阆中城东灵山白,阆州城北玉台碧。”今山上有古舍利塔和滕王亭子故址。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