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邓隘
亦作桥屯隘。在今广西鹿寨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09洛容县: 桥邓隘 “在县北。万历二年,官兵平洛斗诸巢,贼败散,乃设兵分屯扼塞,一守桥屯隘,一守都勒隘,一守平经隘,于三板堡设堡一,屯兵戍守”。
亦作桥屯隘。在今广西鹿寨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09洛容县: 桥邓隘 “在县北。万历二年,官兵平洛斗诸巢,贼败散,乃设兵分屯扼塞,一守桥屯隘,一守都勒隘,一守平经隘,于三板堡设堡一,屯兵戍守”。
即今湖南新化县西南洋溪镇,临洋溪。《清一统志·宝庆府二》: 洋溪市 “在新化县西南三十里”。
亦作安靖坝。即今四川石棉县西北大渡河东岸安靖。清光绪《越嶲厅志》卷2:同治二年(1863),石达开“自冕邑据紫打地,总督骆秉璋遣雅州府蔡步钟、军门唐友耕等分据河北岸安庆坝、洋泗营,无雨骤涨,毙贼无数,
北宋置,属富顺监。即今四川自贡市南永安镇 (毛头铺)。《元丰九域志》 卷7富顺监: 茆头在“监西九十里”。
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境之霍林河。《元史·特薛禅传》: 太祖谕按陈弟册曰:“阿剌忽马乞迤东,蒜吉纳秃山、木儿速拓、哈海斡连直至阿只儿哈温都、哈老哥鲁等地,汝则居之。”古水名。即今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
在今广东花都市(新华镇)西南炭步镇。明崇祯末设守备于此,寻废。清设水西巡司。
即今印度河。《新唐书·地理志》 附“广州通海夷道”: “ (提国) 其国有弥兰大河, 一曰新头河, 自北渤昆国来, 西流至提国北, 入于
在今福建上杭县西南。《方舆纪要》卷98上杭县:小溪隘“在县西南百里。《志》云,县西南百二十里曰溪南三图,与潮之大埔接壤,有上下二水,为盗贼巢穴。荡平后,立抚民馆于小溪隘之西坪,诸巢可虑者,惟此为最。今
①西汉置,属右北平郡。治所在今河北唐山市北四十里银城铺。东汉为右北平郡治。晋属北平郡。北魏属渔阳郡。北齐废。②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置,属安乐郡。在今河北承德、宽城两县境内。东魏元象中寄治幽州北界
汉西域蒲犁国都城。在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东北石头城遗址。《汉书·西域传》:蒲犁国 “王治蒲犁谷”。即此。
即营陵。春秋杞国都。在今山东昌乐县东南五十里古城。《春秋》: 僖公十四年 (前646),“诸侯城缘陵”。杜注: “缘陵,杞邑。辟淮夷,迁都于缘陵。” 西汉置营陵县。《汉书·地理志》 北海郡营陵注: 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