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桥上桥

桥上桥

原名赤水桥。在今陕西华县西赤水河上。桥身全部以花岗石条砌筑,下桥为七孔拱形石桥,上桥为九孔拱形石桥。据清光绪 《三续华州志》 载: 下桥始建于清顺治十七年 (1660),竣工于康熙六年(1667)。后因山洪暴发,河床淤高,桥眼堵塞,遂于道光十二年 (1832) 又在原桥之上叠建一座九孔石拱桥,从而形成了桥上桥的奇观。


在陕西省华县赤水镇西的赤水河上。桥为东西走向,桥面宽5米,长70米。桥身以花岗石条砌筑,下桥为7孔拱形石桥;上桥为9孔拱形石桥,在第2孔至第8孔桥拱上方正中,各有一石雕龙头,桥北有石雕龙尾。《三续华州志》载:“下桥始建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竣工于康熙六年(1667年)。”后山洪暴发,河床淤高,桥眼堵塞,遂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于原桥上叠建九孔石拱桥,从而形成桥上桥奇观。

桥 上 桥


猜你喜欢

  • 活剌浑水

    又作胡剌浑水。即今黑龙江省呼兰县西之呼兰河。源出小兴安岭,南流入松花江。《金史·石显传》: “婆诸刊蓄怨未发,会活剌浑水纥石烈部腊醅、麻产起兵,婆诸刊往从之。” 即此。明称忽剌温江。古水名。即今黑龙江

  • 拨儿宾站

    元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西岸奇集湖与沙文斯克之间。元 《经世大典》: 辽阳等处行中书省所辖狗站有 “拨儿滨站”。明改播儿宾站。

  • 沁源县

    北魏建义元年(528)置,为义宁郡治。治所即今山西沁源县。《元和志》卷13:“因沁水为名。”隋开皇十六年(596)为沁州治,大业初属上党郡。唐复为沁州治。北宋属威胜军。金初属沁州,元光二年(1223)

  • 塔儿河

    即它漏河。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境之洮儿河。

  • 梅林关

    在今湖北麻城市北。《金史·仆散安贞传》: 兴定五年 (1221) 伐宋,安贞 “夺黄土关。遂入梅林关”。

  • 白雀山

    在今山西孝义市西。《方舆纪要》卷42孝义县:“白雀山在县西八十里,峰峦高峻。”

  • 权水

    在今湖北荆门市东南。《水经·沔水注》:权水“出章山,东南流经权城北,权水又东入于沔”。

  • 玉虚观

    在今湖北兴山县东。《清一统志·宜昌府》:玉虚观“在兴山县东香溪侧。唐天宝中建,有明皇御赐题额”。

  • 沁县

    1912年改沁州置,属山西冀宁道。治所即今山西沁县。1930年直属山西省。在山西省东南部、太岳山东麓。属长治市。面积 1297 平方千米。人口17.2万。辖6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定昌镇。春秋晋铜鞮邑

  • 迦摩波国

    即迦摩缕波国。在今印度阿萨姆邦西部高哈蒂一带。《新唐书· 地理志》: 安南通天竺道 “又自骠国西度黑山,至东天竺迦摩波国千六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