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桃园县

桃园县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改淮滨县置,属淮安路。治所即今江苏泗阳县西南六里城厢镇。明洪武初改为桃源县。


(1)古县名。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分宿迁县置,治今江苏省泗阳县西南废黄河南岸旧泗阳(城厢)。属淮安路。明洪武初又改名桃源县。(2)今县名。在台湾省本岛西北部沿海,西临台湾海峡。面积1220.9平方千米。人口约183.4万。辖2市、2镇、9乡。县治桃园市。原名桃仔园。因清乾隆初年闽粤沿海移民入垦,后遍植桃树,遂以为名。昔为高山族南崁四社(眩眩社、霄里社、龟仑社、坑子社)聚居地。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氏治台初属天兴县(后为天兴州)。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属诸罗县。雍正元年(1723年)属淡水厅淡水堡,后属桃涧堡。光绪元年(1875年)分属淡水、新竹两县。日占初属台北县。光绪二十七年废县设桃仔园厅,两年后省作桃园厅。1920年改属新竹州。1945年光复后改属新竹县。1950年析置桃园县。地处雪山山地向沿海平原过渡地带。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台湾省重要产米区,以稻、茶叶、甘蔗为主,还有花生、柑橘等。沿海养殖业较发达,居台湾北部之冠。有纺织、机械、石油、化工、制药、橡胶等工业。有中原大学等大专院校。纵贯铁路、高速公路和1号、7号、15号等省道经此。县西面有全省最大的桃园机场(又名中正国际机场)。名胜古迹有石门水库、角板山、慈湖、龙头山公园、龙潭水上公园和文昌庙、景福宫、甘泉寺、寿山岩、斋明寺、圆光寺等。


猜你喜欢

  • 威蛮州

    明永乐五年 (1407) 改国威州置,属交州府。治所在山定县 (今越南河山平省应和)。宣德二年 (1427) 以后入安南。

  • 东平墟

    即今广东阳东县东南临海之东平镇。清设东平墟汛。

  • 白泉山

    在今湖北崇阳县西北。《方舆纪要》卷76崇阳县:白泉山“在县西北二十余里,泉流不竭。宋张詠为令尝凿山引水以灌田,后屡修治,至今为近郭之利”。

  • 杨梅岭

    ①在今浙江龙泉市东北。《方舆纪要》卷94龙泉县:杨梅岭在“县东二十五里。其相近者梧桐口。路出松阳,此为要隘”。②即今福建霞浦县西杨梅岭。《方舆纪要》卷96福宁州“池家岭”条下:“《志》云,州西有杨梅岭

  • 亳姑

    即蒲姑。又作薄姑。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南十五里 (寨郝镇北七里)。《书序》: “周公在丰将没,欲葬成周。甍,成王葬于毕。告周公,作亳姑。” 又说:“成王既践奄,将迁其君于蒲姑。” 亳姑即蒲姑,即齐太公所封

  • 叶支城

    唐安西都护府属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西、楚河南岸。《新唐书·地理志》 引贾耽《四夷路程》:“贺猎城又三十里至叶支城。”

  • 南平郡

    ①西晋太康元年 (280) 置,属荆州。治所在作唐县 (今湖南安乡县北)。后移治江安县 (今湖北公安县)。南齐移治孱陵县 (今湖北公安县西)。陈废。②唐天宝元年 (742) 改渝州置,治所在巴县(今四

  • 赤谷县

    北魏孝昌中置,属建平郡。治所在今山西孝义市境。北齐废。

  • 金家屯

    即今辽宁昌图县西金家镇。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昌图府: 金家屯 “在府城西北五十里”。集镇名。(1)在辽宁省大石桥市西部。属金桥街道办事处。人口 6000。主产玉米、高粱、棉花等。苹果著名

  • 汶溪县

    唐贞观七年(633)置,属南州。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南。次年废入三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