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栖东县

栖东县

1941年3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栖霞县东部析置,治马连冢 (今山东栖霞县东北马陵冢)。1953年7月撤销,并入栖霞县。


旧县名。又称栖东行署区(县级)。山东抗日根据地设。1941年由栖霞县东部析置。以位县东得名。先治康家村(今山东栖霞市东南),1945年迁治马连冢(今栖霞市东北马陵冢)。1953年撤销,仍并入栖霞县。


猜你喜欢

  • 广吴堡

    北宋置,属通远军宁远寨。在今甘肃武山县西二十里广吴山下。元丰五年(1082)废。

  • 万第镇

    即今山东莱阳市东南四十里万第镇。民国《莱阳县志》卷1有万第镇。在山东省莱阳市东部。面积151.2平方千米。人口6.2万。镇人民政府驻前万第,人口7000。该村明初形成聚落。因地处玩山沟前低洼处,取村名

  • 清丘县

    ①即清阴县。北魏置,在今河南正阳县南。②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许昌县置,属汝阴郡。治所在今安徽阜阳市东南口孜镇北古城孜。《方舆纪要》 卷 21 颍州: 清丘城,“ 《志》 云: 城在颍水北岸,旁

  • 合伯

    一作合膊。战国属韩,在今河南舞阳县南。产利剑。《战国策·韩策》:“韩卒之剑戟,皆出于冥山、棠溪、墨阳、合伯、邓师、宛冯。”古邑名。又作合膊。战国韩邑。在今河南省舞阳县东南。《战国策·韩策》所云韩卒之剑

  • 子陵山

    在今湖北京山县城南六十里。《舆地纪胜》卷84郢州:子陵山洞“在京山县南六十里。即严子陵隐所也。傍有石室, 名帝星井, 寺曰净安。尝有一星光芒见井中”。《清一统志》误作“陵子山”。

  • 菱湖

    在今湖南湘阴县西南六十里。《清一统志·长沙府一》: 菱湖 “西接乔江,下达湘水,互为吐纳”。在安徽省安庆市区内。面积8平方千米,以盛产菱藕著名。原为自然水塘,后扩建成游览胜地。内有明史可法“宜城天堑”

  •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位于福建、浙江、江西三省边界地区。1928年1月共产党人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领导的弋阳、横峰一带农民举行武装起义后,成立了赣东北红军,建立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同年10月崇安起义后建立了闽北革命根据地

  • 方广岩

    在今福建永泰县东北四十里。《清一统志·福州府一》 引《旧志》:“峭拔千仞,上有石室,周围二千丈,可容千人。石乳参差,下垂瀑布千丈。有泉曰龙尾泉。”在福建省永泰县城西葛岭山腰。为石灰岩溶洞,高约40米,

  • 洛北县

    1947年河南革命根据地由洛宁县北部析置,治山后 (今河南洛宁县西北小界乡)。有时在樊店 (今洛宁县东北河底乡)。1949年与洛南县合并,复置洛宁县。旧县名。(1) 太岳解放区设。1947年由河南省洛

  • 平度县

    ①西汉置,属东莱郡。治所在今山东平度市西北六十七里。《汉书·五行志》:“哀帝建平三年,东莱平度出大鱼。”注:“师古曰:平度,东莱之县。”东汉省。②1913年改平度州置,属胶东道。治所即今山东平度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