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柳河

柳河

①在今河北昌黎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7昌黎县: 柳河在 “县西二十里。诸山溪之水所汇流也,有柳河桥跨其上。《志》 云: 凤凰道者,诸山之水合为棱头湾,流入柳河,径县西南八里,分流为两河,又东至虹桥皆会于饮马河”。

②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西南。《清一统志·乌喇特》: 柳河 “在旗 (治所在今包头市西哈德门村)西北三百里。蒙古名布尔哈图。源出阳山东平地,西南流,会敖泉,入黄河”。

③即今辽宁昌图县和吉林梨树县境之条子河。《金史· 地理志》 韩州柳河县: “有狗河、柳河。”源出梨树县西南胡家店村西,流入昭苏台河。

④在今安徽阜阳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21太和县: 柳河 “在县西南七十里。旧黄河支流也。上通项城,下达颍州,入于沙河”。


(1)水名。辽河支流。因河两岸多河柳,故名。在辽宁省北部。源出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库伦旗努鲁儿虎山北端,东南流至辽宁省,经彰武县,在新民市李家岗入辽河。长297千米,流域面积 6100 平方千米。洪水期水位暴涨暴落,水土流失严重。河道长期淤积,已成为“悬河”。现已进行治理,上游建有闹德海水库。(2)集镇名。在河南省方城县西北部、柳河西岸。柳河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300。村因河名。有农机修配、面粉、副食品加工等厂。方南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安定州

    元至正十二年(1352)改定西州置,属巩昌路。治所即今甘肃定西县。辖境相当今甘肃定西县地。明洪武十年(1377)降为安定县。元以定西州改名,治今甘肃省定西市。属陕西行省。辖境约当今甘肃省定西市。明初降

  • 宜春宫

    秦离宫。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曲江池南春临村西南。《汉书·司马相如传》: “还过宜春宫,相如奏赋以哀二世行失。” 颜师古注: “宜春本秦之离宫。”又 《司马相如传》 云 “息宜春”,颜师古注云: “宜春,

  • 甫和州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宝兴县境。后废。

  • 次对山

    在今内蒙古鄂温克自治旗南境外兴安岭南段。《新唐书·室韦传》:“每溽夏,西保貣勃、次对二山。山多草木鸟兽,然苦飞蚊,则巢居以避。”即“欠对山”。

  • 太子泉

    即马跑泉。在今广西宁明县东明江镇。《方舆纪要》卷111思明府:太子泉“在府治(今明江镇)西。《志》云:元镇南王讨占城, 师还思明,士卒饮明江水而病,祷于神, 马跑泉涌,味甘美,汲之不渴,因甃为井,亦名

  • 虎相山

    即虎啸山。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北十里渠江岸边。《宋史·张珏传》: “自全汝楫失大良平,大兵筑虎相山。” 即此。

  • 淮源庙

    一名淮渎庙。或称淮渎祠。初建于今河南桐柏县西北二十二里固庙。东汉延熹六年 (163) 移建于今桐柏县城关镇东关。《续汉书·郡国志》 平氏县注引 《荆州记》: “ (大复) 山南有淮源庙。” 《元和志》

  • 平伐等处长官司

    元大德六年(1302)置,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贵定县西南云雾镇。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平伐长官司。元置,治今贵州省龙里县东南。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为平伐长官司。

  • 洟源城

    宋大理置,属善阐府。在今云南易门县南十里南庄。元改易门县。

  • 什邡堂邛陶窑址

    在今四川邛崃市南二里南河乡什邡堂。早在南朝时,邛崃等地即设有瓷窑,烧青瓷,称为邛窑。至唐极盛。现存大小窑包十三座,各种窑具和陶瓷残片堆积如山。1936年曾被军阀乱掘盗卖,致使邛窑遗物流出国外。据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