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查布也萨噶盐池

查布也萨噶盐池

一名扎布扎雅察罕达布逊淖尔。即今西藏仲巴县北扎布耶茶卡。《清一统志·西藏》:查布也萨噶盐池 “在打鲁克雨木撮池北二十余里,池广一百五十余里。内产白盐。附近居人,皆食此盐”。


猜你喜欢

  • 邺县

    ①战国魏置,秦属邯郸郡。治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西汉为魏郡治。东汉末相继为冀州、相州治。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为魏王,定都于此。三国魏都洛阳,邺仍为五都之一。十六国后赵、前燕、北朝东魏、北齐皆定

  • 双渠

    在今新疆英吉沙县东南。《新唐书·地理志》 引贾耽《四夷路程》:“苦井、黄渠三百二十里至双渠,故羯饭馆也。”

  • 崇仁里

    十六国后赵置,在今河北邢台市。《资治通鉴》: 东晋太兴三年 (320),后赵石勒 “徙士族三百家置襄国崇仁里”。即此。在今河北省邢台市。十六国时期,石勒为安置士族之家而置。

  • 平疴镇

    北宋置,属历阳县。即今安徽和县北香泉乡。《方舆纪要》卷29和州:“香淋泉在州北三十五里。其水温,相传梁昭明尝浴此,因名太子汤。亦曰平疴泉。宋治平中,名其地曰平疴镇。”

  • 紫河

    ①又作紫乾河。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南、清水河县西北之浑河 (旧作红河),为黄河支流。《隋书·地理志》: 定襄郡大利县 “有紫河”。《寰宇记》卷38胜州榆林县: 紫河水 “东北自朔州鄯阳西北 一百七十里

  • 鲁多克城

    亦作路多克。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治。《清一统志·西藏》 阿里诸城: 鲁多克城 “在喇萨西北二千九百三十余里”。鲁多克又作茹拖、罗多克喀尔。清康熙间置,在今西藏自治区日土县。

  • 永宁州

    ①唐南诏置,属建昌府(郡)。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后废。元至元十七年(1280)复置,属建昌路。《元史·地理志》:“分建昌为二州,在城曰建安,东郭曰永宁。”明洪武十五年(1382)属建昌府。后废。②元至

  • 大庄科

    即今内蒙古丰镇市东北八十里大庄科乡。清属丰镇厅,乾隆三十二年(1767)设巡司于此。即今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市东北大庄科。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设巡检司于此。

  • 黑石镇

    ①清置,属磐石县。即今吉林磐石县东南辉发河北岸黑石镇。《清史稿·地理志》 磐石县: 辉发江“径黑石镇,左合朱其、呼兰,右大小色力河”。官商路 “东南黑石镇西达海龙”。②在今广东雷州市东南九十里。旧属海

  • 天成山

    即今福建漳州市南名第山。《方舆胜览》卷13漳州:天成山“一曰名第山,后有周、潘书堂遗基”。唐元和中,郡人周匡物、潘存实先后举进士,宪宗敕改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