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北宋程颢、程颐之墓。在今河南伊川县西三里白虎山下。程颢( 1032—1085 ), 字伯淳,后人称为明道先生。程颐(1033—1107),字正叔,后人称伊川先生。程颢、程颐是同胞兄弟。他们是宋理学的
又名袁墓山。或作玄墓山、元墓山。俗名光福山。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光福镇附近。相传汉有邓尉隐此,故名。民国《吴县志》卷19:“玄墓山在邓尉山东南六里,本为一山,北称邓尉,而南称玄墓也。相传东晋青州剌史郁泰玄
即今广东惠东县西南白花镇。清乾隆《归善县志》卷6《邮递铺》:东路有“白花”。
①三国蜀汉置,属汶山郡。治所在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南二十里导江铺。《晋书· 李特载记》: 惠帝年间,“ (罗) 尚频为特所败,乃阻长围,缘水作营,自都安至犍为七百里,与特相距”。南朝宋为汶山郡治。北周天和
或称郙阁道。在今陕西略阳县西二十里。东汉灵帝建宁三年 (170) 太守李翕建,时人勒铭颂之。赵明诚 《金石录》 有 “汉武都太守李翕碑”。《清一统志 ·汉中府二》 引 《县志》,谓阁 “临江崖,高数十
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即今云南陇川县。辖境约当今云南陇川县及缅甸部分地区。明初废。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治今云南省陇川县附近。属云南行省。辖境相当今云南省潞西、陇川、瑞丽
①在今河北井陉县北。《方舆纪要》卷14井陉县:七里涧“在县(今城关镇)东北,诸山溪之水在县北境者,皆汇流于此,南入绵蔓河,霖潦暴作,行路皆绝”。②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东受谷水,东流至今偃师市西复
一名歇马河店。即今湖北保康县西南歇马镇。《清一统志·郧阳府》: 歇马河店 “在保康县南一百里”。
隋开皇十八年 (598) 因避太子杨广名讳,改广武县置,为代州治。治所即今山西代县。大业三年 (607) 为雁门郡治。唐武德元年 (618) 为代州治。天宝元年 (742) 为雁门郡治。乾元元年(75
在今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东北五里石臼废县。《元史·地理志》 石臼县: “掌鸠甸有溪绕其三面,凡数十渡,故名。今讹名石臼。” 《清一统志·武定州》 引 《旧志》: “水自府境北,流入禄劝州东南,与款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