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山
①在今四川盐源县东卫城镇南。明曹学佺《蜀中广记》 卷34 《边防记》 盐井卫: “ 《志》 云:卫南十里柏林山,山多松柏,其绿参天,柏兴府之名取此。”
②在今甘肃古浪县东南。《清一统志·凉州府一》: 柏林山 “在古浪县东南七十五里。上多柏”。
①在今四川盐源县东卫城镇南。明曹学佺《蜀中广记》 卷34 《边防记》 盐井卫: “ 《志》 云:卫南十里柏林山,山多松柏,其绿参天,柏兴府之名取此。”
②在今甘肃古浪县东南。《清一统志·凉州府一》: 柏林山 “在古浪县东南七十五里。上多柏”。
隋大业间置,为明阳郡治。治所在今贵州德江县西北。唐贞观后废。古县名。隋大业中置,治今贵州省德江县西北。为明阳郡治。唐贞观后废。
在今江西浮梁县南。《方舆纪要》卷85浮梁县:宁家陂“其水北注于昌江,名小坑港。相传梁末所凿,其旁壤地二千亩有奇。环山背水,道东有豪猪岭。其水北注成港,筑陂分水,西凿岭麓,引为石渠,以资灌溉,所谓宁家陂
在今山东鄄城县东南。《资治通鉴》: 唐景福元年 (892),朱全忠出击朱瑄,败于斗门,“全忠退军瓠河”,即此。宋置瓠河镇。在今山东省鄄城县东南。《资治通鉴》:唐景福元年(892年),朱全忠“引兵趣斗门
在今湖北石首市东二里。《方舆纪要》卷78石首县:龙盖山“在县东二里。县之主山也。与繍林,马鞍为三峰,俱错列江滨。《水经注》:‘大江右有龙穴水口’。今龙盖山上有石湫,号龙穴水,下流入江。相传唐李卫公征萧
即今四川巴塘县南苏哇龙。清雍正七年(1729)置上苏阿土百户。
亦作马札剌。即今匈牙利。都马茶城(今匈牙利布达佩斯)。《元史·速不台传》;太宗辛丑年(1241),讨兀鲁思部后,“经哈咂里山,攻马扎儿部主怯怜。速不台为先锋, ……驰至马茶城”。
唐武德二年(619)置,治所在芮城县(今山西芮城县)。辖境相当今山西芮城、平陆二县地。贞观元年(627)废。
在今北京市西八大处。西山东麓支脉。赵万里校辑《元一统志》卷1载“尸陀林卢禅师寺碑”云:“禅师姓卢,隋末唐初行沙门也。……冥搜西山,得此形胜,乃剪荆棘,开道场。”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卷3谓“卢师山以神僧
在今山东鱼台县西。《清一统志·济宁州》:问津亭“今名桀溺里,即子路问津处”。
西魏置,属金州。治所在今陕西平利县西北九十里老县街东。领县无考。隋开皇初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