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板石镇

板石镇

即今江西安远县西北七十里板石镇。明、清置巡司于此。


(1)古镇名。在今江西省安远县西北。清属赣州府。有巡检司驻防。(2)今镇名。(1)在吉林省白山市八道江区北部。面积95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板石沟,人口1.4万。以产光滑均匀板石而得名。1961年设板石沟公社,1983年改板石镇。主产玉米。特产人参。有石灰石、石英、磷、铁、煤等矿。有农机、制砖、手套等厂。有窄轨铁路至八道江,八柳公路经此。抗日战争时期“四方顶子战役”发生于此。(2)在吉林省珲春市西南部,东邻俄罗斯,西邻朝鲜。面积124平方千米。人口 7340。镇人民政府驻板石,人口 1170。镇以沟名。1956年设板石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2年置镇。主产稻。有煤矿、采石场和制砖、农机修配等厂。镇境东南设长岭子口岸,有边境贸易。珲防公路经此。(3)集镇名。在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东南部。板石庙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800。因石板筑庙而成村名。有养鹿场和农机厂、木器厂。营抚公路经此,为伊板公路终点。


猜你喜欢

  • 大诸葛堰

    在今云南保山市南六里。《清一统志·永昌府》:大诸葛堰“在保山县南法宝山下,周遭九百八十余丈,中深二丈,汉诸葛武侯所浚。岁久淤涨,明成化三年巡按朱修筑,水分口为三,泄以灌田,俗呼为大海子

  • 石纽村

    在今四川汶川县(威州镇)西南四十里飞沙关。一说在北川县西北禹里羌族乡。《三国志·蜀书·秦宓传》:“禹生石纽,今之汶山郡也。”《续汉书·郡国志》广柔县刘昭注:“《帝王世纪》曰:“禹生石纽。县有石纽邑。”

  • 西零丁礁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西礁。1935年公布名称为西零丁礁。1947年改名西礁。

  • 西湾营

    在今广东德庆县西十里。《方舆纪要》卷101德庆州:西湾营“近大江。正德五年设”。

  • 黄浦

    ①即黄浦江。今上海市境内黄浦江。南宋绍兴间高子凤 《南积善寺记》 作黄浦塘。元至元年间称为黄浦港。《明史·地理志》 松江府华亭县: “东南有黄浦。”②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南十八里。南朝宋鲍照有《黄浦桥送别

  • 石罅墟

    即今广西贵港市西南五十里石卡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贵县图:西南有石罅墟。

  • 朵美街

    即今云南鹤庆县东南七十里朵美乡(朵美街)。清有外委把总驻防。集镇名。在云南省鹤庆县东部、金沙江西岸。朵美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2210。古名大帽村,因村西大石岩顶形如帽得名,后雅称为今名。产稻、甘蔗、

  • 走马塍寨

    南宋置,在今江西吉安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庐陵县:走马塍寨“在府南方山之麓。宋隆兴二年,以境内多盗奏置今寨,寻升为巡司,后废”。

  • 兴义府

    清嘉庆二年(1797)改南笼府置,属贵州省。治所即今贵州安龙县。据咸丰《兴义府志》卷首载御制《南笼围解志事诗》注:“改南笼为兴义府,以示彰善之风。”辖境相当今贵州南、北盘江之间地。1913年改置南笼县

  • 玛喇巴什城

    清道光十二年(1832)建,在今新疆巴楚县西南阿克萨克马热勒。光绪八年(1882)置玛喇巴什厅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