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县
唐开元二十四年 (736) 置,属易州。治所在今河北涞水县北。天宝后废。
古县名。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置,治今河北省易县西北板城。属易州。天宝以后省。
唐开元二十四年 (736) 置,属易州。治所在今河北涞水县北。天宝后废。
古县名。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置,治今河北省易县西北板城。属易州。天宝以后省。
在今安徽东至县西北东流镇。《清一统志·池州府》: 黄花驿 “在东流县治之北。本名黄花馆,后置驿,今裁。宋杨发有 《宿黄花馆》诗”。
北宋置,属邕州左江道。在今广西靖西县南。元废。北宋置,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东南。
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南三十里。《三国志·魏书·邓艾传》:甘露二年(257),“拒姜于长城,维退还”。即此。在今陕西省周至县西南。《三国志·蜀志·姜维传》:延熙二十年(257年),维向秦川,出骆谷,径至沈岭
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南郑旗乡。《清一统志·平凉府二》 “西安州营” 条下: “又有郑旗营,在 (固原) 州西一百里。”
宋大观初建,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
在今湖北鄂州市西樊山、郎亭之间。唐元结游此,孟士源命之曰退谷。元结作 《退谷铭》。
在今安徽全椒县南二里。《方舆纪要》卷29全椒县: 南冈山在 “县南二里。山势自西来,连亘数十里,至此益高峻,环绕县治,为县形胜”。
1933年11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治罗文镇(今四川万源市西南罗文镇)。1935年2月废。旧县名。川陕苏区设。1933年由四川省万源县西南部罗文坝地区析置,治今万源市罗文镇,后迁行县坪等地。1935年春
明洪武二十七年 (1394) 改肃州路置,属陕西行都司。治所即今甘肃酒泉市。辖境相当今甘肃嘉峪关、金塔、酒泉三市县及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西部地。清雍正二年 (1724) 废。见“肃州(1)”。
①俗称界关。在今云南富源县城东十五里滇黔两省交界处胜境关村,为古代由黔入滇的重要关隘。《清一统志·曲靖府》: 滇南胜境哨 “在平夷县(今富源县) 东十五里,接贵州普安州界。有坊题曰‘滇南胜境’,为滇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