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县
辽开泰二年 (1013) 置,为松山州治。治所在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南。金属大定府。蒙古中统三年 (1262) 为松州治。至元二年 (1265)废。
古县名。辽开泰二年(1013年)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西南小城子屯。为松山州治。蒙古中统三年(1262年)为松州治,至元二年(1265年)废县入州。金皇统三年(1143年)废州,县改属大定府。
辽开泰二年 (1013) 置,为松山州治。治所在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南。金属大定府。蒙古中统三年 (1262) 为松州治。至元二年 (1265)废。
古县名。辽开泰二年(1013年)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西南小城子屯。为松山州治。蒙古中统三年(1262年)为松州治,至元二年(1265年)废县入州。金皇统三年(1143年)废州,县改属大定府。
在今蒙古国西南南戈壁省南。《魏书·蠕蠕传》: 登国六年 (391),拓拔珪追破蠕蠕,“及于大碛南床山下,大破之”。
即今浙江杭州市北及余杭市西之西塘河。南宋淳祐七年 (1247) 开。宋 《淳祐临安志》 卷10:宦塘河“在余杭门外板桥之西”。《清一统志·杭州府一》: 宦塘河 “南接北新、江涨桥河,北达奉口河,北入德
在今山西朔州市平鲁区西北约九十里。《魏书·蠕蠕传》:北魏太延五年(439),蠕蠕吴提犯塞,“司空长孙道生拒之于吐颓山”。
在今福建松溪县南。《宋书·州郡志》 建安太守: “闽中有山名湛,疑湛山之炉铸剑为湛炉也。” 《新定九域志》 卷9建州有湛炉山,“ 《图经》 云: 昔湛王铸剑于其上,因而为名”。《清一统志·建宁府》 引
①唐长安宫城北面的中门,也是太极宫(即隋大兴宫)北面的正门。建于隋初。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旧城北。唐武德末李世民于此发动“玄武门之变”。②唐长安大明宫北面的正门。在今陕西西安市城北。贞观八年(634)建
在今安徽涡阳县东北二十六里龙山西。清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卷31颍州府:龙山湖“肥水发源于此”。
自今山西太原市西北上兰村至七府坟。长16公里。为同蒲铁路支线。1936年建成。
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建溪、西溪相会入闽江处。《舆地纪胜》 卷133南剑州 《景物上》: 剑津 “在剑浦县建州、邵武二水合流之处也”。《晋书·张华传》: “华闻豫章人雷焕妙达纬象,因与讨论,焕曰:斗牛之间
金称按出虎水,清称阿勒楚喀河。即今黑龙江省松花江支流阿什河。《金史·地理志》: “国言金曰按出虎,以按出虎水源于此,故名金源。” 金朝以金为爱新,故有此称。
又作哈兰、喀拉而。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奇集湖对岸哈阑。原为明哈剌马古站。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 《皇舆全览图》: 黑龙江下游乞几必儿忒池东北有 “喀拉而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光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