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松子岭

松子岭

①在今山西朔州市东。《资治通鉴》: 唐武德六年 (623),突厥颉利可汗攻马邑,高满政出兵御之,“上命行军总管刘世让救之,至松子岭,不敢进,还保崞城”。

②在今山西和顺县东北。《清一统志 ·辽州》:松子岭 “在和顺县东北四十里,与平定州乐平乡接界,延亘三十里。岭路崎岖,最为险峻。有关在其上,下有松子水出焉”。

③在今山西岢岚县西南五十里。《宋史纪事本末》: 靖康元年 (1126),金宗翰 (粘没喝) 久攻太原,都统制折可求率军救援,取道松子岭,为宗翰军所败。《方舆纪要》 卷40岢岚州: 巨麓岭 “州西南五十里。西南至兴县六十里接境处也。山多松,一名万松山,或谓之松子岭”。


古山名。(1)在今山西省朔州市马邑西南。唐武德六年(623年),突厥颉利可汗犯兵马邑,高满政出兵抗御,“刘世让救之,至松子岭不敢进”,即此。(2)又称万松岭、巨麓岭。在今山西省岢岚县西南。《宋史纪事本末》: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粘没喝久攻太原,府州守臣折可求统麟、府之师越山取道松子岭,至于交城,为粘没喝击败,即此。(3)即“甘松岭”。


猜你喜欢

  • 鸡鸣城

    ①一名鸡子城。故址在今福建仙游县东北。《舆地纪胜》卷135兴化军《古迹》:鸡子城“在莆田县(按当为仙游县)东北十里。《旧经》云,未详其义”。《明一统志》卷77兴化府《古迹》:鸡子城“在仙游县东咸平里鸡

  • 东山径

    在今广东翁源县西。《清一统志·韶州府》:东山径“在翁源县(治今翁城镇)东十里。石壁险峻。明嘉靖中,知府符锡命乡人开凿,往来便之”。

  • 保驾楼

    即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北大河坝乡 (保家场)。清同治 《酉阳直隶州志》 卷4彭水县: 东有保家楼场。

  • 大蜀山

    在今安徽合肥市西二十里。《舆地纪胜》卷45庐州:大蜀山“在合肥县西二十里。合肥四郊坦夷,蜀山杰出于其右。上有寺曰开福,又有永济龙王庙”。《方舆胜览》卷48庐州:大蜀山,“《尔雅》释山:蜀者独也。此山独

  • 环王国

    即占婆国。在今越南中南部。约公元758年至9世纪后期亦称环王。《新唐书·南蛮传下》: “环王,本林邑也,一曰占不劳,亦曰占婆。直交州南,海行三千里。地东西三百里而赢,南北千里。”

  • 林田山砦

    在今广东高要市西。《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高要县: 林田山砦 “在府西。瑶寨也”。

  • 深沟堡

    明置,在今甘肃高台县西北。《皇明职方地图》 中卷甘肃镇边图有深沟堡。清有把总。《清一统志·肃州》: 深沟堡 “在高台县镇夷城南二十里黑河南,西至盐池堡四十里”。

  • 昌洛县

    北周改南渑池县置,属宜阳郡。治所在今河南洛宁县西,洛水北。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为洛水县。古县名。北周改南渑池县置,治今河南省洛宁县西。属宜阳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洛水县。

  • 境阳郡

    即景阳郡。治所在今四川营山县东六十里黄渡镇景阳村。《隋书·地理志》: “宕渠县梁置,并置境阳郡,开皇初郡废。”

  • 狮岭墟

    ①又名横潭街。即今广东花都市东横潭村。明、清于此设狮岭巡司。②即今广东花都市西北狮岭镇。清光绪 《广东舆地全图》 花县图: 县西北有狮岭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