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市
即今湖北松滋县南四十四里杨林市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松滋县南有杨林市。
即今湖北松滋县南四十四里杨林市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松滋县南有杨林市。
元置,在今广东东源县东北义合镇。
东晋置,属郁林郡。治所在今广西上林县。一说在今忻城县西南红水河南岸。隋废。古县名。东晋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北、忻城县西南。属郁林郡。隋废。
在今安徽南陵县东南,孤峰河中游,以流经县东蒲桥为名。《方舆纪要》 卷28南陵县: 蒲桥河在“县东二十里。自泾县西汇黄地诸涧,北流径麻园渡入县境。会永丰陂,又北经蒲桥,又西出芦港,至县东北,合于漳淮”。
北魏太和十一年 (487) 置,属澄城郡。治所即今陕西大荔县东朝邑镇。西魏改名朝邑县。古县名。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治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南朝邑镇,属澄城郡。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名朝邑县。
古濡水。即今河北东北部滦河。上源为丰宁满族自治县境内闪电河,经内蒙古多伦县北折向东南流始称滦河。中游穿流燕山山地,下游在乐亭、昌黎两县间入渤海。《辽史·地理志》 滦州: “滦河环绕在卢龙山南。” 《元
在今江西会昌县东南。《清一统志·赣州府》:羊石隘“在会昌县东南七十里。又湖界隘、清溪隘在县南八十里。……皆称险要”。
西汉置,为琅邪郡治。治所即今山东诸城市。高帝八年(前199)封郭蒙为东武侯,即此。东汉属琅邪国。三国魏为城阳郡治。南朝宋属平昌郡。北魏属高密郡。北齐为高密郡治。隋开皇初郡废,县属密州。十八年(598)
即淯井监。在今四川长宁县南双河镇。《宋史·蛮夷传》:大中祥符初,“先有蛮罗忽余,防援井监”。
①即今河北徐水县南漕河。《汉书·地理志》 北平县: “徐水东至高阳入博。” 《水经·滱水注》: 徐水 “西出广昌县东南大岭下。……徐水又径北平县,……徐水又东径蒲城北,又东径清苑城,……徐水又东左合曹
即鬼谷。在今陕西三原县西北。《寰宇记》卷31三原县: 清水谷 “一名鬼谷。昔苏、张师事鬼谷先生学,即此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