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杨村镇

杨村镇

①即今天津市武清县治。《明史·恭闵帝纪》:建文三年(1401),“平安败燕将李彬于杨村”。即此。明设巡司、管河通判。清设守备、武清县丞、主簿于此。1950年武清县迁治于此。

②即今河北定兴县东南杨村乡。明万历《保定府志》卷2定兴县图:东南有杨村。

③即今江西铅山县南杨林乡(杨村)。清同治《铅山县志》卷1:“阳村市去县治西南三十里。”


(1)在天津市武清区南部、北运河沿岸。区人民政府驻地。面积33平方千米。人口6.1万。镇人民政府驻杨村,人口5万。辽、金成村,因杨姓得名。元为漕运枢纽。明、清曾设营汛千总于此。《读史方舆纪要》:“明建文三年(1401年),平安败燕兵于杨村。进攻通州,不克。宣德初,驾征高煦,驻于杨村,即此。”1950年为县治。1953年置镇,1957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2年复镇。食品、草编业发达。特产“杨村糕干”。有纺织、服装、化工、机械、造纸、印刷等厂。京哈铁路经此并设站。名胜古迹有杨村清真寺、杨村小世界。(2)在安徽省天长市中部偏北。面积52.4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杨村,人口 2480。以杨姓聚居得名。1949年设杨村乡,1960年改为杨村公社,1983年复设杨村乡,1989年置镇。地处平原圩区。主产稻、小麦、棉花。有兽药、拉丝模、注射用品、彩色玻璃等厂。天铜公路经此。(3)在江西省龙南县南部。面积144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杨村圩,人口780。因杨姓始居,得名杨村屋,简称杨村。1949年属杨村等乡,1959年设杨村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置镇。森林资源丰富。产稻、甘薯、大豆等,盛产优质香菇。有水电站、煤矿及翻砂、砖瓦等厂。为全南、龙南、定南与广东和平、连平间传统集贸市场,全国最大香菇市场之一。有公路东接105国道。古迹有明建太平桥。(4)在广东省博罗县东北部。面积120平方千米。人口7.2万。镇人民政府驻杨村圩,人口1.6万。相传元末杨姓人从江西、南雄迁居至此,故名。因杨与羊同音,曾改名新羊圩。建国后复为杨村。1949年设乡,1953年设区。1958年置杨显公社,1959年析出观音阁、麻陂、石坝、蓝田四公社。1983年设杨村区,1986年建镇。地处公庄河、柏塘河下游和杨村河流域。西北为丘陵,东南为冲积平原。主产稻、甘蔗,并产花生、甘薯、大豆等。华侨柑橘场设此。有粮食加工、制糖、汽车修理等厂。205国道经此。(5)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东南部、杨梅河上游杨村河畔,南与广东省为邻。面积204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六居,人口 1100。以姓得名。1951年为容县五区。1958年设杨村公社,1962年改区,1966年复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置镇。产稻、薯类、松杉、荔枝、龙眼、茶叶、三华李等。矿产有石棉、滑石。有粮食加工、农具制造、日用五金、制茶等厂。所产“杨村镬”有名。有农贸集市。有公路通县城和广东省信宜县。(6)在四川省剑阁县东部。面积110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杨村垭,人口 1300。1950年设杨村乡,1958年为杨村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杨村、樵店、锦屏三乡合置镇。产棉花、辣椒、烤烟等。有酒厂、农机站、林场、茶场。剑鹤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宝通寺

    在今北京市通县南门外。光绪 《通州志》卷2: 宝通寺,“明天顺七年,内监张文锋建,敕赐额名宝通”。

  • 孛罗城

    或称不剌、怕剌、普剌。宋、金时为西辽属地。在今新疆博乐市附近。元刘郁《西使记》:“西南行过孛罗城,所种皆麦稻。……城居肆囿间错,土屋窗户皆琉璃。”元属察合台汗国。见刘郁《西使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铜瓦厢

    一名铜牙城。在今河南兰考县西北二十四里东坝头乡西。明嘉靖 《兰阳县志》 卷1: 铜瓦厢“人民丛聚,税课渐多,可当一镇”。《清一统志·开封府二》: 铜瓦厢 “初名铜牙城。元尝置县。明正德六年设管河主簿于

  • 河纳县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置,属陆凉州。治所在蔡村 (今云南陆良县西南二十六里河纳)。明永乐初废入陆凉州。古县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治今云南省陆良县西南河纳村。属陆凉州。明永乐初废。

  • 含嘉仓

    唐东都洛阳的粮仓。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内皇城外的东北方。初为隋含嘉城,唐初改置为含嘉仓。面积约45万平方米。仓窖约四百多个。大者可储粮一万四千多石,小者亦可储六千多石。唐杜佑《通典·食货》 卷12:

  • 李坑镇

    北宋置,属程乡县。在今广东梅县西北梅西镇。古镇名。在今广东省梅县西北。北宋属程乡县。

  • 东丹王墓

    即辽太祖长子人皇王耶律倍墓,称为显陵。在今辽宁北镇县西北医巫闾山。《辽史·地理志》:显陵“世宗置,以奉显陵,显陵者东丹人皇王墓也”。《新五代史·晋家人传》:辽虏晋石重贵北去,“过海北州,至东丹王墓,遣

  • 羚羊堡

    即宣和堡。今宁夏中卫县东南宣和镇。《方舆纪要》 卷62宁夏中卫 “五百户堡” 条下: “又羚羊堡,在卫南六十里。正统元年建。”

  • 定羌县

    元升定羌城置,属河州路。治所即今甘肃广河县。元末废。古县名。元置,治今甘肃省广河县。属河州路。元末废。

  • 旧店营

    在今河北肥乡县东北旧店乡。《清一统志·广平府二》:旧店营“在肥乡县东十八里。有城。本朝康熙年间,县寄治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