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杨忠县

杨忠县

1946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惠民、济阳、商河三县析置,治仁风镇(今山东济阳县东北仁风镇)。为纪念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八路军115师教导旅政治部杨忠主任而命名。1949年改名惠济县。


旧县名。山东解放区设。1946年由惠民、济阳、商河三县析置。以纪念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杨忠烈士命名。治今济阳县仁风镇。1949年改名惠济县。


猜你喜欢

  • 川陵山

    即今福建东山县东苏峰山。《方舆纪要》卷99漳州府诏安县“渐山”条下:“又川陵山,亦在海滨,半入海。俗传帝昺南渡,将都南澳,筑此为东京,地遂陷为海,今城堞尚存。自山巅向海,莫穷其际,其峰青耸秀丽,号为苏

  • 石宝砦

    在今四川忠县东北长江北岸石宝镇附近。孤峰突起,巉石凌空,四周如削,形若玉印,故又名印山、玉印山。清乾隆初,乡民创建岑楼,嘉庆二十四年(1819)又重建。道光《忠州直隶志》卷1:“楼冠山巅,游人轳转螺旋

  • 南苞中县

    东晋太元十五年 (390) 侨置,属南汉中郡。治所在今四川德阳市境。南齐废。

  • 军营岭

    在今江西广昌县城北。《方舆纪要》卷86建昌府广昌县:军营岭在“县北一里。相传吴芮征南越时,遣将梅鋗营其下。前多稻田,左右皆平阜,惟此岭独高”。

  • 朱亭镇

    即今湖南株洲县(渌口镇)南六十四里朱亭镇。《清一统志·长沙府二》:朱亭镇“相传朱子访张南轩于此”。原属湘潭县,清雍正六年(1728)移县丞驻此。

  • 琅琊溪

    在今安徽滁州市西南琅琊山下。北宋欧阳修 《瑯琊山六题》 诗中有 《琅琊溪》 诗: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 来安水

    即今安徽来安县东南来安河。《寰宇记》卷128永阳县:“来安水在县东三里。源出马岭山,东流至来安邨为名,入扬州六合县。”《方舆纪要》卷29来安县:来安水“在县东。源出县北九十里之马岭山,东南流。县治东有

  • 滚龙坡

    在今四川万源市北。民国 《万源县志》 卷2: 滚龙坡 “在治北六十里,交镇巴界,为川陕要道。建有石卡。清时每年十月初 一日,川陕两省总镇会哨于此”。

  • 甘棠市

    ①即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驻地。旧名赶坦市。为市境古老集市。明代雅称改为今名。1963年太平县移治于此。1983年为黄山市驻地。1987年改为黄山市黄山区驻地。②即今福建福安市南甘棠镇。清光绪《福安县志》

  • 琼崖抗日根据地

    在今海南省海南岛上。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南抗日根据地的 一部分。1939 年2月,日军侵入海南岛,原在当地的红军游击队和海南岛人民组成广东琼崖抗日自卫团独立队 (后称琼崖纵队),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琼崖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