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台站
元置,为上都南驿路第二站。在今内蒙古正蓝旗南闪电河旁之黑城子。明初为开平卫驿站,名威虏驿。后废。
即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南黑城。为元代大都(今北京城)和上都(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之间交通驿站。
元置,为上都南驿路第二站。在今内蒙古正蓝旗南闪电河旁之黑城子。明初为开平卫驿站,名威虏驿。后废。
即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南黑城。为元代大都(今北京城)和上都(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之间交通驿站。
在今吉林蛟河市北,为蛟河支流。源出市西北之老爷岭,西南流会蛟河,注入松花江。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 卷3: 松花江 “东北流经大小半拉窝集,拉发河挟众水自右岸来注之”。
即今湖南东安县东北六十二里芦洪市镇。《新唐书·地理志》:永州零陵郡有芦洪戍,即此。明、清于此置巡司。即今湖南省东安县东北芦洪市。唐时置戍于此。
明宣德六年 (1431) 改武仙县置,属象州。治所即今广西武宣县。清属浔州府。民国初属广西苍梧道,1928年直属广西省。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为本县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黔江流域。属来宾市。面积 17
元置,属管番民总管。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七十里卢山镇。明洪武六年(1373)改置卢山长官司。元置,治今贵州省惠水县西南卢山。属八番顺元宣慰司。明洪武年间改为卢山长官司。
一名鲸背桥。在今河南安阳市北四里安阳河上。《旧五代史·晋书·少帝纪》:开运二年(942),“王师与契丹相拒于相州安阳河上。……是夜,张从恩引军退保黎阳,唯留五百人守安阳河桥”。在今河南省安阳市北安阳河
南朝宋置,属晋康郡。治所在今广东德庆县东。以宾江为名。南齐后废。古县名。南朝宋置,治今广东省德庆县东,属晋康郡。南朝齐以后废。
金置,属符离县。即今安徽宿州市北二十里老符离集。集东有唐白居易少年时期寓所“东林草堂”遗址。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北部。面积138.8平方千米。人口8.6万。镇人民政府驻符离集,人口1.3万。以符离集得
在今河南陕县老城西门外。《明一统志》 卷29河南府: 虾蟆泉 “在陕州城西门外,水自石眼流出,内生蝌蚪,祷雨即应”。
在今青海尖扎县西北。《后汉书·西羌传》:章和年间,护羌校尉傅育击烧当羌,“夜至建威南三兜谷,去虏数里,须旦击之,不设备。迷吾乃伏兵三百人,夜突育营”,杀之。
在今越南北部永富省东部永安县附近。《方舆纪要》 卷112安南太原府: 新安村“在府西南。《典略》云: 梁杨膘等讨李贲,贲奔僚中,寻渡武平江、据新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