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祠
即二王庙。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二里岷江东岸玉垒山麓。《元和志》卷31彭州导江县:李冰祠“在县西三十三里”。杜光庭《录异记》卷4:“蜀朝庚午年夏大雨,岷江泛涨,将坏京江。……及明,大堰移数百丈,堰水入新津江。李冰祠中所立旗帜皆湿。”庚午年即前蜀武成三年(910)。
即二王庙。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二里岷江东岸玉垒山麓。《元和志》卷31彭州导江县:李冰祠“在县西三十三里”。杜光庭《录异记》卷4:“蜀朝庚午年夏大雨,岷江泛涨,将坏京江。……及明,大堰移数百丈,堰水入新津江。李冰祠中所立旗帜皆湿。”庚午年即前蜀武成三年(910)。
在今浙江德清县东南。《寰宇记》卷94武康县:“计筹山在县(治今武康镇)东南三十五里。《吴兴记》云:计筹山,昔越大夫计然多才智,筹算于此山。按其地与余杭县分界,今俗谓之界头山,盖筹、头声相应也。”
在今广东惠州市东北。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孙中山派人到广东惠州发动起义,以响应黄冈之役。6月2日,邓子瑜和陈纯等集合少数三合会党在此截获清军防营枪械,击毙巡勇及水师哨弁多人。5日进攻泰尾,清守兵
在今四川内江市西南白马镇附近。《方舆纪要》 卷67内江县: 黄市井 “在县西南二十里。产盐。宋志云: 内江有六十六盐井,此其一也。今有黄市井盐课司”。古盐井遗址尚存。
①即今湖北广水市东部之广水河,为澴水上源之一。《清一统志·德安府》: 黄沙河 “在应山县东,南流入汉阳府孝感县界。一名环水。…… 《县志》: 黄沙水东南流,广港、月港水注之,至七里冈会东河”。②集镇名
①《周礼·春官·大司乐》:“四镇五岳崩”,将四镇与五岳并举。郑玄注曰:“四镇,山之重大者,谓扬州之会稽(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青州之沂山(在今山东临朐县南)、幽州之医无闾(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西)、
在今浙江鄞县西南。《方舆纪要》卷92宁波府鄞县:长塘堰“在府西南二十五里。一名百丈堰,江河夹流其下”。
清置镇,并设千总驻防,属开州。即今河南濮阳县东南五十七里徐镇。
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堽城镇。《春秋》: 哀公八年 (前487),“齐人取讙及阐”。杜注: “阐在东平刚县北。” 《汉书·地理志》 泰山郡刚县下注: “故阐。莽曰柔。应劭曰: 《春秋》 ‘秋取
在今江西高安县城东,跨锦江西岸。《方舆纪要》卷84瑞州府高安县:仁济桥“在府治东。旧有浮桥,宋淳熙十二年,改建石桥于两岸。作石堤以摄悍流,垒八墩于深渊,以酾水势。墩之上架木为梁,甃以石版。梁之上覆以厦
即今湖南临湘市北三十六里源潭镇。《清一统志·岳州府二》 “聂家市”条下:“又沅潭市,在县(治今岳阳市东北陆城镇)东五十里。”即今湖南省临湘县北沅潭。清属岳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