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朝天宫

朝天宫

在今江苏南京市区水西门内,莫愁路东。古为冶城。五代吴国建紫极宫。北宋改天庆观。元改为永寿宫。明洪武十七年 (1384) 重建,改为朝天宫,为朝廷举行大典前练习礼仪和官僚子弟袭封前学习朝见天子礼仪的场所。清初复为道观。今朝天宫系同治年间重建,为文庙及江宁府学,为江南仅存较大古建筑群,现为南京市博物馆。


在江苏省南京市水西门内、莫愁湖侧。相传吴王夫差曾在此筑冶城,有较大规模的冶铁作坊,地势又高,故名冶山。东晋太元十五年(390年)建冶城寺。南朝刘宋时为总明观,唐改太清宫,五代杨吴改紫极宫。北宋建文宣王庙,后改天庆观、祥符宫。元改玄妙观、永寿宫。明洪武时重修,建为朝天宫。内有习仪亭,为文武官员学习朝贺天子礼仪的地方。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五年(1866年)重建。中为文庙,东为府学,西为卞公祠。文庙前面是高大的“万仞宫墙”。正门叫戟门,又称大成门,门左右各有旁门;东边因悬挂铜钟,叫金声门;西边因架设皮鼓,叫玉振门。还有供奉孔子的大成殿,两旁各有廊庑数百间,用以祭祀七十二贤及乡贤。后为冶山,上有敬一亭,东为飞云阁。登亭阁可远眺钟山。殿下筑高台,上为重楼,建筑宏伟。


猜你喜欢

  • 王瑶堡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置,属荔浦县。在今广西荔浦县西北。后废。

  • 小西天

    ①即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五十里石经山。《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石经山“峰峦秀拔,若天竺山,故称曰小西天”。②即千佛庵。在今山西隰县城西北二里凤凰山。古山名。又作白带山(《太平寰宇记》)、�

  • 沧石铁路

    自河北石家庄至沧县(今沧州)。清末以来几经动议修筑此路,但屡议屡辍,一直未能动工。1920年华北大旱,北洋政府以工代赈,募灾民修筑此路,路基已修成,但因无钱购买轨料,路基无法铺轨,改为汽车路。

  • 余干山

    ①一名冠山。又名羊角山。在今江西余干县城东门外。《寰宇记》卷107饶州余干县:余干山,“《旧经》:其山曲转相向,状如羊角,旧名羊角山,天宝六年敕改为余干山”。《明一统志》卷50饶州府:羊角山“唐改名余

  • 子婴沟

    在今江苏高邮市北。《方舆纪要》卷23高邮州:子婴沟在“州北七十里。自宝应县界泄官河之水,东南流经州境,又东接漳河,入广洋湖。万历二十四年,浚入兴化县之大��湖”。

  • 京水

    一名黄水。即今河南贾鲁河上源。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北、荥阳市东南及郑州市境。《水经·济水注》: 黄水 “发源京县黄堆山,东南流,名祝龙泉,泉势沸涌,状若巨鼎扬汤,西南流谓之龙项口,世谓之京水”。北流注于济

  • 丈八沟

    ①在今河南中牟县西南。为古圃田泽之遗迹。泽有九沟,其一为丈八沟,东北流入贾鲁河。《宋史·河渠志四》:“凡许、郑诸水合坚白雁、丈八沟……皆会焉。”清同治《中牟县志》卷1:“丈八沟渠源出新郑出佛潭,自张庄

  • 子亭城

    又名紫亭城。在今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 载:“筑城于敦煌南子亭,以威南虏。”即此。

  • 安南道防送军千户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舍资千户置,属临安路。治所在今云南蒙自县东八十里老寨。《元史·地理志》:“其地近交趾,遂以舍资为安南道防送军千户。”明洪武十五年(1382)复名舍资千户所,寻改安南长官司。

  • 九成台

    在今广东韶关市城北城上。《舆地纪胜》卷90韶州:九成台“在州衙。狄咸建。东坡书且铭焉”。《清一统志·韶州府》:九成台“旧名闻韶台,在州治北城上。宋郡守狄咸建。《府志》:宋建中靖国元年,苏轼与苏伯固北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