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夏至战国的诸侯国。商、周甲骨、金文作曾,古文献作缯或鄫。《史记·夏本纪》: “禹为姒姓,其后分封, 用国为姓, 故有……��氏、 缯氏。” 商时为方国。甲骨 卜辞有 “王次于曾” ( 《甲骨文合集》 6350、7353)。地在商王国的南方。《合集》5504辞云: 商王 “立事于南”,而有曾相从。西周末年随申侯攻杀周幽王,《史记·周本纪》: “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 今湖北随州市一带,多处发现战国时期有铭文的曾国青铜器,其中最著名的是1979年在随县城 (今随州市) 西擂鼓墩发现战国初年的曾侯乙墓,出土七千余件随葬品,铜器铭文中多有 “曾侯乙作时 (持)” 的文字,是战国曾国国君之墓,说明曾国的都城在今湖北随县境内。


古国名。西周至战国时诸侯国。姬姓。西周称缯或鄫。春秋战国不见文献记载。据铜器铭文,当时称曾。又以多处发掘出曾国文物,断定其国于西周末春秋初,主要活动在今河南省南阳盆地南部。后楚向北扩展,曾从湖北省谷城县太平店向东南进入随枣走廊,经枣阳市、茶庵而东至随州市西南、京山县东北。战国楚惠王时(前488—前432),曾国都西阳(今河南光山县西南)。后当亡于楚。一说以为曾国即随国,在今湖北省随州市。因其地发现曾国君墓,断定西阳也在其附近,曾、随乃一国两名。


猜你喜欢

  • 鸦溪

    在今湖南吉首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81镇溪千户所: 鸦溪在 “所西北十五里。又镇溪在所东南三十里,思麻溪在所东南七十里。《志》 云,所西之水,自崇山发源,流为鸦溪,下流与群山溪之水合于武溪,流注沅江

  • 水月洞

    在今广西桂林市南象鼻山。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水月洞在宜山之麓,其半枕江。天然刓刻作大洞门,透彻山背。顶高数十丈,其形正圆,望之端整如大月轮。漓江别派,流贯洞中,踞石弄水,如坐卷蓬大桥下。”范成

  • 武家岩

    在今四川武胜县北三十里。清嘉庆五年(1800),白莲教义军战杀李继昌于此。

  • 洞庭湖

    ①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山海经·海内东经》: “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入洞庭下。” 屈原 《离骚》: “邅吾道兮洞庭。” 关于洞庭湖的演变,长期以来地理学界、水利学界根据近

  • 木石港市

    即今湖北阳新县南二十六里木港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兴国州南有木石港市。

  • 沙屯铺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南十二里西沙屯。为南北往来交通要道。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6昌平州图:南有沙屯铺。

  • 苏门岛

    即今山东荣成市西南黄海中苏山岛。清光绪《文登县志》卷1谓:“《山海经》:苏门, 日月所出,岛名本此。”另一说据《清一统志·登州府》:苏门岛,“《县志》:相传与姑苏遥对,故名”。光绪《山东通志》斥为无稽

  • 笋 (筍) 石

    在今江西石城县东。《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石城县: 笋石 “在县东十里。高百余丈。其山皆石,望之若丹霞”。

  • 保靖县

    清雍正七年 (1729) 改保靖州宣慰使司置,属永顺府。治所即今湖南保靖县。民国初属湖南辰沅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在湖南省西北部、沅江支流酉水流域,西邻重庆市。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面积1746

  • 小剑水

    在今四川剑阁县北。《水经·漾水注》:“小剑水西南出剑谷,东北流径其戍下入清水。”与大剑溪合流后注入下寺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