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郎
故地在今印度卡奇湾北岸蒙德拉一带。元汪大渊 《岛夷志略》: “曼陀郎,国界西北隔,与波宁接壤。壤瘠,宜种麦。”
故地在今印度卡奇湾北岸蒙德拉一带。元汪大渊 《岛夷志略》: “曼陀郎,国界西北隔,与波宁接壤。壤瘠,宜种麦。”
即今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南之南水。《方舆纪要》 卷102乳源县: 洲头水 “在县城南。源出双峰山,东北流入曲江县境,注于浈水”。
亦名梁山、剑山、剑门山。在今四川剑阁县北。《水经·漾水注》:小剑戍“西去大剑三十里,连山绝险,飞阁通衢,故谓之剑阁”。《寰宇记》卷84剑门县:“大剑山亦曰梁山。《山海经》:高梁之山,西接岷、崌,东接荆
即今四川东部长江南岸万县至丰都间之大山。清道光《石砫厅新志》卷1:“大山坪障蔽北境。东西绵亘五百里。青翠插空,厅城直北倚天峰(一名方斗山)为最高处,常有积雪。”在重庆市东南部、长江右岸。北起奉节县断头
即今江西资溪县北高埠镇。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3: 泸溪县 (今资溪县) 东北二十里高阜。
亦作雒水。即今四川成都平原东北之石亭江。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秦蜀守李冰 “又导洛通山洛水,或出瀑口,经什邡,郫别江,会新都大渡”。《水经注·江水》: “洛水出洛县漳山,亦言出梓潼县柏山。…
明洪武三十年(1397)置,治所即今陕西宁强县。成化二十二年(1486)改为宁羌州。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以沔县之大安废县置,治今陕西省宁强县。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改置宁羌州。
在今湖南永州市南。《方舆胜览》卷25永州:永山“在零陵县南九十里。州因以名”。
(在今福建明溪县东紫云。《方舆纪要》卷98汀州府归化县: 紫云台山在 “县东南八十里。周围二十里,高十里。其顶上平,有田塘水碓,民居四五百户,腴田数千亩。气候多寒,夏月无暑,每日色岚光互相掩映,则紫气
亦作大纵湖。在今江苏盐城市西南,与兴化市接境。南北径三十里,东西广十五里,与兴化分湖为界,南接鱼鲸湖,北达射阳湖。《元史·董搏霄传》:至正十四年(1354),搏霄“从丞相脱脱征高邮,分戍盐城、兴化。贼
①在今湖北鹤峰县东南七十二里。1929年2月,根据中共中央命令,将驻此的工农革命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②即今山西静乐县东北杜家村镇。1940年冬在此建立静乐县抗日民主政府。集镇名。在安徽省黄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