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普安县

普安县

①西魏废帝二年 (553) 改南安县置,为普安郡及始州治。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隋开皇初废郡。大业初为普安郡治。唐武德初为始州治。先天二年 (713) 为剑州治。天宝初为普安郡治。乾元初为剑州治。南宋隆兴二年 (1164) 改为普安军治。绍熙元年 (1190) 为隆庆府治。元至元二十年(1283) 为剑州治。明洪武十四年 (1381) 废入剑州。

②明嘉靖四十三年 (1564) 置,属潮州府。治所在贵屿 (今广东潮阳市西北贵屿镇)。万历十年(1582) 改为普宁县。

③清顺治十八年 (1661) 改新城千户所置,属安顺府。治所即今贵州兴仁县。康熙二十二年 (1683)移治新兴所城 (今贵州普安县)。雍正五年 (1727)改属南笼府 (后改兴义府)。民国初属贵州贵西道。1923年直属贵州省。

④1935年4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治普安镇(今四川剑阁县)。同年5月废。


(1)古县名。(1)西魏改南安县置,治今四川省剑阁县。为普安郡治。唐至元历为始州、普安郡、剑州治所。明洪武六年(1373年)废。(2)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置,治贵屿(今广东普宁市东),属潮州府。万历十三年(1585年)改为普宁县。(2)旧县名。川陕苏区设。1935年初由四川省剑阁县析置,治普安镇(今剑阁县城)。县因以为名。同年3月红军北上后撤销。(3)今县名。在贵州省西南部。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面积1429平方千米。人口28.8万,有汉、布依、苗、黎、彝、回、白等民族。辖8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盘水镇。唐初置盘水县,治今址。天宝后属于矢部。蒙古宪宗七年(1257年)属于矢万户府。元属云南行省普安路。明置新兴千户所(今盘水镇),属安南卫。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置普安县,治马乃(今兴仁县北马乃营),属安顺府。康熙十年(1671年)迁治新城(今兴仁县);二十二年县治徙新兴所,即今县城。雍正五年(1727年)改隶南笼府(后改兴义府)。1913年属黔西道(1914年改贵西道),1923年直属贵州省。1949年属兴仁专区,1952年属兴义专区,1956年属安顺专区。1958年晴隆县并入,1961年析出。1965年属兴义专区,1982年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黔西高原山地南部和黔西南山原丘陵北部交错地带。垂直喀斯特形态发育,山地间常见深度较大的漏斗、竖井及洼地。南部主要河流马别河注入南盘江,东部西泌河、西北边缘乌都河注入北盘河。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玉米、小麦、稻、油菜籽、甘蔗、烤烟等。矿产有铅、锌、金、煤、铁、高岭土、大理石、水晶、冰洲石等。有采矿冶炼、水泥、化肥、电力、造纸等业。贵胜、兴普公路纵贯县境。名胜古迹有铜鼓山古文化遗址、白沙烽火台、青山清真寺、江西坡碧云寺等。


猜你喜欢

  • 蛇头湾

    即今广东东莞市虎门镇西北蛇头湾。扼虎门之口,为海防要地。清光绪 《广州府志》 卷73兵防: 东莞县有 “左哨头司额外外委一员,分防蛇头湾炮台汛”。

  • 蓬溪县

    唐天宝元年 (742) 改唐兴置,属遂宁郡。治所即今四川蓬溪县。《寰宇记》 卷87蓬溪县: “取邑内蓬溪为名。” 乾元初属遂州。北宋政和间属遂宁府。元属遂宁州。《元史· 刘元礼传》: 至元二年(162

  • 上林长官司

    明永乐七年(1409)于上林峒置,属广西布政司。治所在今广西田林县西安定镇。万历中并入泗城州。明永乐七年(1409年)以上林峒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林县西南。直隶广西布政司。辖境相当今西林县东部、田

  • 延姪伽水

    即今蒙古国西北库苏古尔省之库苏古尔湖。《新唐书·地理志下》:“回鹘有延姪伽水,一曰延特勒泊,曰延特勒郍海。”

  • 片角

    即今云南永胜县西南片角乡。《清一统志·永北厅》“黄草坡哨”条下:又有“片角、期纳等铺,旧有兵戍守”。

  • 怕怀大隘

    亦作伯大怀遂。在今广西那坡县西南一百九十里,为中越边境要隘之一。《清一统志·镇安府》 “平孟隘” 条: “伯大怀隘,打面梁那坡、者赖、者欣三村,在城西南。本朝乾隆三十一年,设兵防守。” 光绪 《镇安府

  • 思顺州

    唐置羁縻州,属桂州都督府。治所在安宁县 (今广西柳江县西南)。北宋庆历四年 (1044)废。唐置羁縻州,治安宁县(今广西柳江县西南、忻城县东)。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忻城二县间地。北宋庆历四年

  • 西秦

    东晋十六国之一。东晋太元十年(385),鲜卑族首领乞伏国仁称大单于,建元日建义,筑勇士城(今甘肃榆中县东北)而都之。十三年(388),其弟乾归称河南王,迁都金城(今甘肃兰州市西北西固城)。后又迁都苑川

  • 大沽河

    又名沽河、沽水。源出今山东招远市东北。南流经莱西市西南,小沽河自北注之,合流南经平度市南,至胶州市东北与胶莱河合流入海。《左传·昭公二十年》:晏子曰,“聊、摄以东,姑、尤以西,其为人也多矣”。姑即大沽

  • 海门卫

    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治所即今浙江台州市。为浙东门户。清顺治十八年 (1661)裁。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东北海门。属浙江都司。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