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郡
三国吴置,属荆州。治所在昭陵县 (今湖南邵阳市)。辖境相当今湖南冷水江市以南资水流域。西晋太康中改为邵陵郡。
西汉时置,治昭陵县(今湖南邵阳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邵阳、新邵、邵东、新化、武冈、洞口、新宁、城步、冷水江等市县。西晋太康年间改邵陵郡。
三国吴置,属荆州。治所在昭陵县 (今湖南邵阳市)。辖境相当今湖南冷水江市以南资水流域。西晋太康中改为邵陵郡。
西汉时置,治昭陵县(今湖南邵阳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邵阳、新邵、邵东、新化、武冈、洞口、新宁、城步、冷水江等市县。西晋太康年间改邵陵郡。
①旧名紫打地。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名安顺场,属越嶲直隶厅。即今四川石棉县西北大渡河西岸安顺场彝族乡。光绪《越嶲厅志》卷2:安顺场取“山镇六安、河流顺轨”为名。清同治二年(1863),太平天国石
明置,在今吉林洮南市东北洮儿河北岸城四家子村。一说在今黑龙江泰来县西北塔子城。后废。
在今云南牟定县东南。《明一统志》卷86楚雄府:会基山“在定远县南四十里。高可三千仞,连亘数百里,有五十余峰,群山之脉皆起于此。上有会溪关”。
在今安徽天长县东北四十五里。明、清置巡司于此。
金置,属真宁县。在今甘肃正宁县境。
亦作摆羊戎山。古名拔延山,明以后改名。即今青海化隆县北之拉鸡山。明万历《西宁卫志》:正德十四年(1519),“革咂部番镇南温古六失加侵掠洪化寺,兵备副使高显、守备杨佑率兵袭至摆羊戎山,破之”。即此。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北子岛,位于双子群礁西北侧。中国渔民向称奈罗上峙或奈罗线仔。1947年命名北子礁。1983年改称北子岛。
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一百二十里沅江中水心崖。《水经·沅水注》:“沅南县西有夷望山,孤竦中流,浮险四绝。昔有蛮民避寇居之,故谓之夷望也。”
即鲁阳关水。在河南鲁山县西南、南召县东。《清一统志·南阳府一》: 鲁阳关水 “一名鸦河”。
在今浙江兰溪市东。《方舆纪要》卷93兰溪县:灵湖在“县东十九里。长二里,广五十丈,中有泉穴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