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县
西汉置,为真番郡治。治所即今朝鲜黄海南道信川郡西湖里。始元五年 (前82) 属乐浪郡,为南部都尉治。西晋改为南新县。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朝鲜黄海道信川郡北西湖里。为乐浪郡南部都尉治。西晋改名南新县。
西汉置,为真番郡治。治所即今朝鲜黄海南道信川郡西湖里。始元五年 (前82) 属乐浪郡,为南部都尉治。西晋改为南新县。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朝鲜黄海道信川郡北西湖里。为乐浪郡南部都尉治。西晋改名南新县。
在今贵州黎平县东。《方舆纪要》 卷121黎平府: 黄团驿在 “府东一里”。
在今福建泰宁县西南。《新定九域志》 卷9邵武军有 “鸣铙山”,并引 《图经》 云: “越王无诸尝畋猎于此,鸣铙载旗,因以名焉。” 《方舆纪要》 卷98泰宁县: 金铙山在 “县西七十里。亦名大历山,一名
在今山东高密市西北二十五里。 《方舆纪要》卷36高密县:九穴泊“泊有九沟,因名”。
在今四川北川县西。《舆地纪胜》 卷149茂州: 栖鸡村,“ 《图经》 云: 去茂州东北一百七十里。有三路: 一通茂州; 一通龙州; 一通绵州,皆吐蕃险要之地,今隶石泉军”。
在今江苏沭阳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22沭阳县: “黄军营在县西南五里,县东南十五里有南营,东十五里有浮营。《志》 云,元至元中,达如真所筑。”
①在今河北柏乡县西。《新唐书·地理志》柏乡县:“西有千金渠、万金堰,开元中,令王佑所浚筑,以疏积潦。”②东汉时所开引谷水东流之人工渠。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水经·瀍水注》:“谷水自千金堨东注,谓之千金
北魏太和十八年 (494) 置,属正平郡。治所在今山西绛县南八里东南城村附近。建义元年(528) 属南绛郡。西魏恭帝时改为绛县。古县名。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置,治今山西省绛县南。建义元年(528
明洪武九年 (1376) 改西凉州置,属陕西行都司。治所即今甘肃武威市。辖境相当今甘肃武威市地。清雍正二年 (1724) 改为凉州府。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西凉州置,治今甘肃省武威市。属陕西都司,
亦作悯忠寺。即今北京市城区西南法源寺后街法源寺。唐贞观十八年 (644) 征高丽,兵还,于蓟城东隅建寺,以悼念阵亡将士。武后万岁通天元年 (696) 建成,赐名悯忠寺。《续资治通鉴》: 南宋建炎元年
一名洪桥寨。即今河南上蔡县东北东洪桥乡。清康熙《上蔡县志》卷2《集镇》:“东洪桥,城东二十五里。新筑墙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