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昭平县

昭平县

北宋宣和六年 (1124) 改龙平县置,属昭州。治所即今广西昭平县。《宋史· 兵志六》:昭州有昭平砦,县以砦名。南宋淳熙六年 (1179)复名龙平县。元属平乐府。明洪武十八年 (1385)省入平乐县,万历四年 (1576) 复置昭平县,属平乐府。民国初属广西桂林道。1928年直属广西省。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桂江中游。属贺州市。面积3273平方千米。人口39.4万。辖8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昭平镇。以原昭州、龙平县各取一字为名,又以北宋置昭平砦得名。南朝宋置龙平县,治今址,属郁林郡。梁于龙平县置静州和梁寿郡、静慰郡。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废梁寿、静慰二郡,以龙平县属桂州。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静州,治龙平县,归化为州属县;九年废归化县。贞观八年(634年)改静州为富州;龙平县为州治。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富州,以龙平县改属昭州。宣和六年(1124年)改龙平县为昭平县。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复名龙平县。元大德五年(1301年)属平乐府。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撤龙平县入平乐县。万历四年(1576年)复置昭平县,属平乐府。清因之。1913年属漓江道,1914年属桂林道。1926年属广西省。1949年属平乐专区,1958年属梧州专区,1971年属梧州地区。1997年属贺州地区,2002年属贺州市。境内群山起伏,河谷深切,平地狭小。桂江、思勤江、富群江、桂花河等流经。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花生、木薯、烟叶为主。林产有松脂、松杉木材、八角、玉桂、沙田柚等。矿产有金、银、铅、锌、大理石、重晶石、白云石等。工业有造纸、木材加工、木器、水泥等及采矿(金)。有公路通贺州、钟山、蒙山等地。名胜古迹有文明阁、宝珠观、榕园、黄姚古镇、读书岩及五叠泉瀑布等。


猜你喜欢

  • 槎陂

    在今湖南常德市东北。《新唐书·地理志》武陵县: “东北三十五里有槎陂,亦 (崔) 嗣业所修以溉田,后废。大历五年,刺史韦夏卿复治槎陂,溉田千余顷。十三年以堰坏遂废。”

  • 僮县

    ①秦置,属泗水郡。在今安徽泗县东北骆庙乡潼城村。西汉属临淮郡。东汉改为僮侯国,三国魏复改为僮县。西晋属下邳国。北魏属下邳郡。北齐后废。②南朝宋侨置,属北下邳郡。治所在今江苏沭阳县南六里。南齐属北东海郡

  • 马援墓

    在今陕西扶风县西七里伏波村。墓前有清刻“汉伏波将军墓”碑一通。

  • 日喀尔公喀尔

    即贡噶宗。在今西藏贡嘎县。《清一统志·西藏》 卫地诸城: 日喀尔公喀尔城“在喇萨西南一百四十里。有番民二万余家,为卫地最大之城”。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18:“西番(藏)语,言堡居上方,城上土色白也。

  • 范州水

    在今广东高明市 (高明镇) 西北。《方舆纪要》 卷101肇庆府高明县: 范州水在 “县 (治今明城镇) 东三十里。源出灵云山,接府东南百十里之北港水,汇牛围水入仓步水。元至正初,北港水自罗郁港引大江入

  • 欠欠州

    亦作谦州、谦谦州、俭俭州。元置,在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乌鲁克穆河与克穆齐克河会流处南之鄂依玛克古城。《元史·忠义传·伯八》:“世祖即位,以伯八旧臣子孙,擢为万户,命领诸部军马屯守欠欠州。”又《刘好礼传》

  • 玄妙观三清殿

    ①在今江苏苏州市中心观前街。为著名的道教宫观。《明一统志》卷8苏州府:玄妙观“在府治东北隅。宋名天庆,元改今额”。相传始建于西晋咸和中,历有兴建。今存三清殿系南宋淳熙六年(1179)建。1982年定为

  • 勐 (猛) 统汛

    即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西北四十二里勐大乡 (勐统街)。清时有巡检驻防。傣语 “勐” 为地方,“统” 为口袋,意即口袋形的地方。

  • 九龙埠

    在今江西余干县西南。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2饶州府余干县:“南路出南门三里过神迁渡,又十二里至龙津镇,过渡十里至长岗山,又十五里至九龙埠。”

  • 直隶总督署

    在今河北保定市南市区裕华路北侧。原为宣化堂,为元代顺天路总管府驻地。明洪武初为保定府衙署。永乐元年 (1403) 大宁都司从蓟镇迁此。清康熙八年 (1669) 撤销大宁都司,原大宁都司署改为参将署,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