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明山

明山

①在今辽宁瓦房店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37复州卫: 明山在 “卫东十里。亦曰明王山。相传以高句丽王子东明葬其上,因名”。

②在今江西会昌县北。《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会昌县: 明山在 “县北隔河二里,邑主山也。寒泉飞瀑,巨石蹲峙,下有五坡石”。

③在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北二十里。周回二百里。《方舆胜览》 卷31沅州: 明山 “郡主山也。岗峦重复,朝抱郡治,飞云浓岚,如列画屏”。《清一统志·沅州府一》: 明山 “东为五士坡,旧传唐五高士结庐于此。稍西为百子峰”。

④即今湖南南县东南三十里明山头镇。旧属华容县,明置巡司于此。

⑤即今广东梅县东,与大埔县交界之明山嶂。《舆地纪胜》 卷102梅州: 明山 “在州之东三十里。山巅有古池,池有荷花五色”。《方舆纪要》 卷103程乡县: 明山 “在县东南四十里。高九百余丈,周三百里,形如帘幕。下有龙潭,中有仙花嶂,县之镇山”。

⑥在今广西扶绥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10思同州: 明山 “在州治东。岩穴相通”。


猜你喜欢

  • 葵岭山

    在今广东惠来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03惠来县: 葵岭山 “在县西北十里。顶如覆釜,有巨石对峙,溪径幽深。山寇出没,先年设兵哨守。今废”。

  • 利阳镇

    又作丽阳镇。元属鄱阳县。即今江西景德市西南丽阳镇。古镇名。又称丽阳镇。在今江西省鄱阳县东北。元属鄱阳县。《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年(1360年),“鄯嬉丙午,吴雄锋翼元帅王思义,克鄱阳之利阳镇,

  • 石阿

    在今山西隰县北。《史记·赵世家》:赵成侯十一年(前364),“秦攻魏,赵救之石阿”。即此。古邑名。战国魏邑。在今山西省隰县北。《史记·赵世家》:成侯十一年(前364年),“秦攻魏,赵救之石阿”,即此。

  • 三旺里

    即今广西河池市西南三旺乡。元置三旺土州。明洪武初省入河池为三旺里。清设河池州同驻此。

  • 木答里山卫

    又作木塔里山卫。明永乐四年(1406)置,为羁縻卫所,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北公主陵附近。其地有明古城,曾出土“木答里山卫指挥使司”铜印一方。

  • 宁越郡

    隋大业三年(607)改钦州置,治所在钦江县(今广西钦州市东北三十里)。辖境相当今广西钦州、防城港二市、灵山县及越南芒街一带。唐武德四年(621)复为钦州。隋大业初改钦州置,治钦江县(今广西钦州市东北钦

  • 匈奴河

    又作匈河水。即今蒙古国西南之拜德拉格河。《汉书·匈奴传》:“从票侯赵破奴万余骑出令居数千里,至匈奴河水, 皆不见匈奴一人而还。”古水名。即今蒙古国巴彦洪戈尔省拜德拉格河。《汉书·匈奴传》:汉元鼎六年(

  • 长广溪

    在今江苏无锡市南十八里。《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无锡县:长广溪,“《志》云,溪源出历山,南流分为二派,俱合于梁溪,一出吴塘门,一出独山门, 皆入太湖”。

  • 施州

    ①北周建德三年 (574) 置,治所在沙渠县 (今湖北恩施市)。《方舆胜览》 卷60施州: “乃施王之余址,故以名焉。” 大业初改为清江郡。义宁二年(618) 复置,治所在清江县 (今恩施市)。唐天宝

  • 滥田坝

    在今四川越西县东南苏姑乡 (烂田坝)。清置滥田坝土百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