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旧县

旧县

①即今安徽明光市东北六十里女山湖镇。南朝宋以来,先后置睢陵、睢阳、池南、招义、化明、招信等县,至元始废。明置巡司于此。

②即今福建松溪县东北旧县。本名松源镇,五代南唐保大九年(951)置松源县。北宋开宝八年(975)改名松溪县,并移今治,故称此地为旧县。


(1)集镇名。(1)在江苏省溧阳市中部、上兴河与104国道交叉处。属南渡镇。人口 1300。因汉、唐曾为溧阳县治所,故名。为原旧县乡人民政府驻地。产稻、小麦、油菜籽、蚕茧等。有羊毛衫、化工、毛纺、水暖器材、树脂等厂。(2)在福建省松溪县东部,东与浙江庆元县接壤。松溪河支流渭田河和庆元河在此交汇。旧县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500。五代南唐保大中为松溪县治,宋初县治迁今松源镇。因曾为旧县治,故名。境内属丘陵地形,森林茂密,油桐籽、油茶籽产量大。盛产茶叶、苹果。工业有粮油加工、制茶、农具、采矿等。有公路接小浦公路。(3)在云南省易门县北部。六街镇旧县办事处驻地。人口820。宋大理时部酋首居之。明万历二年(1574年)迁今县城,故名。产烤烟、稻、玉米、小麦、油菜籽、蚕豆等。公路西接永峨公路。有古迹旧县书院、城隍庙、官坟、王氏祖祠等。(2)村名。(1)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东部。属邱家店镇。人口 6710。历为县治。宋开宝五年(972年),乾封县治自此迁岱岳镇(今泰安城),故名。泰良公路经此。通公共汽车。村北有天封寺遗址,原寺内有金书法家党怀英书写的天封寺碑和汉画石。现均移藏泰山岱庙内。(2)在河南省叶县中南部、澧河和烧车河汇流处西南侧。属旧县乡。人口 5000。春秋为楚国叶邑。秦为叶县治所。北齐为襄州治。唐初曾为叶州、仙州治。因系叶县旧治所,故名旧县。有翻砂、面粉等厂。郑南公路经此。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3)在海南省琼海市东部。属潭门镇。人口460。会同县曾在此奠基营造衙门,后迁往端山(今塔洋镇)。后人在此建村,故名旧县。以渔业为主。有公路通嘉积镇。


猜你喜欢

  • 麻沙墟

    在今广东新丰县西南沙田镇。清光绪 《广东舆地全图》: 长宁县西有麻沙墟。 明、 清时坪巡司驻此。

  • 安州

    ①北魏皇兴二年(468)置,治方城(今河北隆化县伊逊河东岸)。《水经·濡水注》:“索头水南流径广阳侨郡西,魏分右北平置,今安州治。”东魏元象中寄治幽州北界,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七十里。北周改名玄州。②

  • 安远县

    ①西晋太康六年(285)置,属郁林郡。治所当在今广西柳江及红水河中游一带。南朝宋属桂林郡。南齐以后废。②南齐建元初分雩都县置,属南康郡。治所在今江西宁都县南。永明八年(490)并入虔州。梁大同十年(5

  • 梓潼县

    西汉元鼎元年 (前 116) 置,为广汉郡治。治所即今四川梓潼县。《寰宇记》 卷84梓潼县: “以县东倚梓林,西枕潼水,以此为名。” 东汉属广汉郡。建安二十二年 (217) 为梓潼郡治。西晋永嘉后徙郡

  • 内三关

    明代对沿内长城三个关的总称。即居庸关(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倒马关(在今河北唐县西北)、紫荆关(在今河北易县西北)。明代对沿内长城三个关的总称。即居庸关(今北京昌平区西北)、倒马关(今河北唐县西北)

  • 长安州

    ①元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改长兴州置,治所即今浙江长兴县。1362年复名长兴州。②明永乐五年(1407)属建平府。治所在威远县(今越南北部河南宁省宁平县西北)。辖境相当今越南河南宁省部分地。宣德

  • 东巴县

    亦作巴东县。唐天宝元年(742)改太平县置,属始宁郡。治所在今四川通江县东一百四十里洪口镇。《寰宇记》卷140通江县:废东巴县“以处巴江之东为名”。乾元元年(758)属璧州。北宋乾德四年(966)废入

  • 沔南县

    1943年3月日伪由沔阳县荆河以南地析置,治所在新堤镇(今湖北洪湖市)。1945年8月废。

  • 总章观

    三国魏明帝时建。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魏晋故城内。陆机 《洛阳记》 称: 洛阳城有三市九观,此其一。魏、晋时置,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魏晋洛阳故城内。陆机称洛阳城有三市九观,此其一。

  • 冲霄山

    又名火山、火焰山。在今广西梧州市南隔江二里。《方舆纪要》卷108苍梧县:火山“在城南隔江二里。上有光如火,其下水深无际。今亦名冲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