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甸长官司
明洪武十七年 (1384) 改石甸长官司置,属永昌府。治所在今云南施甸县北七里长官司。《方舆纪要》 卷118: “元至元十一年置石甸长官司,后讹今名。” 洪武二十三年 (1390) 属金齿军民指挥使司,嘉靖元年 (1522) 仍属府。清顺治十六年(1659) 废入保山县。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置,治今云南省施甸县。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废。
明洪武十七年 (1384) 改石甸长官司置,属永昌府。治所在今云南施甸县北七里长官司。《方舆纪要》 卷118: “元至元十一年置石甸长官司,后讹今名。” 洪武二十三年 (1390) 属金齿军民指挥使司,嘉靖元年 (1522) 仍属府。清顺治十六年(1659) 废入保山县。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置,治今云南省施甸县。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废。
①唐贞观十四年(640)改高昌国交河郡置,属西州。治所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市西北二十里雅尔湖西)。《元和志》卷40交河县:交河“出县北天山,水分流于城下,因以为名”。贞元中陷入吐番。②金大定七年(1
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境之纳伦 (林) 河,为锡尔河上游。《新唐书·西域传》: 石国 “西南有药杀水,入中国谓之真珠河,亦曰质河”。即“真珠河”。
清光绪三十一年 (1905) 日军占领奉天(今辽宁沈阳) 时所修的军用轻便铁路。从奉天 (今沈阳) 至新民。长60公里。后由清政府赎回改轨。今为京哈路的一段。
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阌底东。《汉书·戾太子传》: “上怜太子无辜,乃作思子宫,为归来望思之台于湖。” 注引师古曰: “台在今湖城县之西,阌乡之东,基址犹存。”在今河南省灵宝市北。《汉书·戾太子传》:“上
即今山东德州市东南二十三里黄河涯镇。旧为黄河所经,故名。津浦铁路经此。
即今山西岚县西普明镇。《清一统志·太原府二》 “东村镇” 条下: 普明镇 “在县 (旧治)南”。在山西省岚县中西部。面积154.5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普明,人口3000。原名川庄,传明
明洪武三年 (1370) 降冠州置,属东昌府。治所即今山东冠县。民国初属山东东临道。1925年属东昌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在山东省西部边境,西与河北省相邻。属聊城市。面积1152平方千米。人口73
即今江西德兴市西南万村乡。《清一统志·饶州府二》:万村市“在德兴县西南八十里。宋初置酒坊。元废。
在今四川三台县北二里长屏山。唐杜甫有 《陪章梓州、王阆州、苏蓬州、李果州四使君登惠义寺》 诗。今寺石壁上有唐代摩岩佛造像数龛。
在今江西吉安市东赣江白鹭洲上。《清一统志·吉安府》:白鹭洲书院“在府城东白鹭洲上。宋淳熙间知吉州江万里尝延欧阳守道以教俊秀,置田租八百石有奇。理宗赐御书匾额。元设山长于此。本朝康熙三十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