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方山县

方山县

①北周改横山县置,属六合郡。治所在今江苏六合县东,以方山名县。隋开皇四年(584)省入六合县。

②隋大业三年(607)改良泉县置,属离石郡。治所在今山西方山县南二十八里方山村。因方山为名。唐属石州,贞观十一年(637)移治今方山县南十里古贤。金贞祐四年(1216)移治积翠山(今方山县北二十八里方山村)。元至元后废。1918年复置,属山西冀宁道。1930年直属山西省。1971年移治圪洞(今方山县)。


在山西省中西部、吕梁山西麓。属吕梁市。面积 1434 平方千米。人口13.7万。辖5镇、2乡。县人民政府驻圪洞镇。北齐天保三年(552年)置良泉县,属怀政郡。北周属离石郡。隋大业三年(607年)改名方山县,因山为名,属离石郡。唐武德二年(619年)于方山县置方州,三年州废;贞观十一年(637年)县治迁今方山县西南古贤村,属石州。五代、北宋因之。金贞祐四年(1216年)县治徙积翠山(今方山县东北方山村)。蒙古至元后废方山县入离石县。清雍正八年(1730年)置方山堡巡检司,属永宁州。1912年永宁废州为县。1914年属冀宁道。1918年复置方山县。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兴县专区,1952年属榆次专区,1954年与离石县并为离山县。1971年恢复方山县,属吕梁地区。2003年属吕梁市。北川河、神堂沟河、圪洞河、店坪沟河流经境内。农产以小麦、玉米、谷子、高粱、莜麦、马铃薯、油料作物为主。矿产有煤、铁、硫黄、钨、稀土、石棉、大理石、蛭石、水晶石等。工业有煤炭、化工、建材、纺织、冶金、酿酒、机械等。209国道、忻碛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北武当风景旅游区、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纪念地有方山县烈士纪念塔等。


猜你喜欢

  • 中寨

    即今甘肃岷县西北三十里中寨乡。《明一统志》卷37岷州卫“曹家寨”条下:“自是而西又有中寨、野狐桥、冷地峪三寨。”集镇名。在甘肃省文县城西北部、中路河东岸。中寨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900。因村寨处中路

  • 明光县

    1933年11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连城县改名,治连城县城 (今福建连城县)。为纪念福建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兼中共连城县委书记李明光烈士而命名。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国民党政府复名连城县。旧县名。中央苏区

  • 桑墟湖

    在今江苏沭阳县北四十里。上承沭水,下流入海。《明史·地理志》 沭阳县: “又北有桑墟湖。” 《方舆纪要》 卷22沭阳县“硕项湖” 条下: “桑墟湖在硕项湖西北入海州境内。” 《清一统志·海州》谓即青伊

  • 双庙子镇

    在今吉林德惠市南双庙子村。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吉林德惠县:“县属双庙子在乌海驿东北十二里。……为附近农村杂货食品料之供给市场。”在辽宁省昌图县东部。面积82.7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

  • 南台 (臺) 潭

    在今江西南丰县南。《方舆纪要》卷86建昌府南丰县: 南台潭 “在县南旴水中,深险不测,舟行上下多覆溺之虑”。《清一统志·建昌府一》: 南台潭 “在南丰县南南台山下。一名塔下潭。水流最为险急”。

  • 油坊集

    即今安徽巢湖市北司集镇。清光绪 《庐州府志》 卷3合肥县: 东 “油坊集,一百二十里”。

  • 焦篱堡

    在今陕西合阳县东二十五里。《资治通鉴》: 唐贞元元年 (785),“ (马) 燧与浑瑊、韩游瑰进军逼河中,至焦篱堡”。胡三省注: “焦篱堡,在河中府河西县西。”在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北。唐贞元初马燧讨李怀

  • 那造驿

    明置,为右江水驿。在今广西隆安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10隆安县:那造水驿,“《志》云:旧在府西九十里,后徙于县城西北隅,嘉靖四十五年革”。

  • 来宾水

    又名雷江。在今广西来宾县西北。《元和志》卷37来宾县:“在都泥北,来宾水东,故以为名。”

  • 八景楼

    在今甘肃成县城西裴公湖侧。《方舆胜览》卷70同庆府:八景楼“取仇池、子美祠、凤台、醉仙岩,仙人龛、鹿玉山、泥功山、裴公湖八景”。《元一统志》卷584成州:“宋游师雄诗有‘行尽秦川路,谁如此一州。半湖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