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新兴镇

新兴镇

①北宋置,属宁陵县。在今河南宁陵县境。

②北宋置,属汧阳县。即今陕西千阳县西北二十里新兴铺。

③北宋置,属汉初县。在今四川武胜县西南。

④即新兴盐场。清置镇,属盐城县。即今江苏盐城市西北新兴镇。

⑤在今广西柳江县东南新兴村。明置巡司于此。


(1)古镇名。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东南新兴。明置巡检司于此。(2)今镇名。(1)在河北省青县南部。面积88平方千米。人口3.7万,回族占25%。镇人民政府驻新集,人口2290。原名辛集。1953年设辛集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设辛集回族乡。1988年改镇并改今名。产小麦、棉花、玉米。特产金丝小枣。有农机修配、皮革加工、食品等厂。县回族中学驻此。京沪高速公路和青孝公路经此。(2)在辽宁省黑山县东南部。面积165.9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新兴,人口900。因镇区形成聚落比较晚,故名。1956年设红旗林场,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设新兴乡,1995年改镇。绕阳河经此。主产玉米等。林业发达。有公路经此。(3)在辽宁省大洼县西北部。面积65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坨子里,人口5870。 1953年设新兴农场时,取“新成立、兴旺发达”之意得名。1953年设新兴农场,1984年改乡,1995年置镇。主产稻。南西公路经此。(4)在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西北部,东、东北临通榆河,南临皮岔河、新洋港。面积55.6平方千米。人口6.3万。镇人民政府驻新兴场,人口4100。汉为盐灶地,唐为盐城监属下九大盐场之一。因后起之兴,故名新兴场。1954年为潭南区,1956年并设新兴区,1958年改新兴公社,1983年改置镇。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等。有电机、特种橡胶、化工、给水设备、服装、食品、煤渣砖等厂。新长铁路、204国道经此。通公共汽车。(5)在安徽省涡阳县北部。面积93.5平方千米。人口5.2万。镇人民政府驻新兴集,人口3920。原名灵奶奶庙,后演化为“龙奶庙”、“龙庙”。抗日战争时期为新四军第四师师部驻地。彭雪枫牺牲后,曾改雪枫集。1949年设雪枫乡,1958年改公社,1963年改新兴公社,1983年复设乡。1992年大曹乡、大李乡并入设新兴镇。产烟叶,为涡北烟草集散地。有鱼苗场、砖瓦厂、皮鞋厂等。涡永公路经此。纪念地有新四军第四师师部旧址、新兴革命烈士陵园、彭雪枫德政碑。(6)在山东省苍山县南部。面积81.4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西新兴村,人口4000。西新兴村建于元大德年间,因与东新兴对应而得名。1950年属兰陵县青山区,1953年划归苍山县。1958年建新兴公社,1984年建乡,1998年设镇。主产小麦、玉米、高粱、花生、棉花等。有砖瓦、水泥预制件等厂。是1947年1月鲁南战役中心战场旧址。(7)在四川省彭州市中部。面积31.5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海窝子,人口2500。是彭州山区“三河七场”之咽喉重镇。1952年设新兴乡,1958年为新兴公社。1963年析置新兴镇,1983年社改乡。1985年镇乡合并置今镇。土特产有热萝卜籽、棕片、核桃、板栗、五倍子等。有煤炭、建材、服装、食品、酿造、汽修等业。驻有成都市立德粉厂。彭北铁路、成彭公路经此。镇北太平寺为古蜀王鱼凫祠旧址。(8)在海南省屯昌县北部。面积112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新兴,人口1500。清同治九年(1870年)建圩。取雅义。属琼山县第六区。1948年从琼山县划归新民县。1952年新民县改为屯昌县,属屯昌县第一区。1958年属东风公社;同年12月屯昌县与定安县合并为定昌县,新兴属定昌县。1961年新兴改属屯昌县,同年从东风公社分出成立新兴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改镇。产稻、甘薯、花生、甘蔗、橡胶等。有造纸、农械、牛奶、榨油等厂。是屯昌、澄迈、定安三县物资集散地。24国道经此。(9)在四川省双流县东部。面积38.1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新兴场,人口6000。镇以驻地名。明建半边街,后毁。清代重建,故名。1949年为新兴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2000年建镇。产花生、葫豆。特产茉莉花。有制茶、酿造、粮油加工、运输等企业。(10)在陕西省三原县西北部。面积7.3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新兴,人口1930。原名孙村,明、清设铺驿名孙村铺。1933年新设集镇,取“兴旺昌盛”之意更今名。1949年设新兴乡,1961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7年设镇。主产小麦、玉米、棉花和烤烟。有食品加工、砖瓦等厂。有公路通城关镇。(11)在甘肃省甘谷县中部、渭河北岸。面积61.4平方千米。人口5.7万。镇人民政府驻姚家庄,人口8800。以陇海铁路通达,促使工商业初兴而命名。1949年为新化乡,1953年更名新兴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5年改置镇。盛产苹果、蒜薹。有水泥、建材等厂。甘谷油墨厂颜料分厂、石棉制品厂设此。陇海铁路、泾甘公路经此。镇南有渭河大桥联接城关镇。


猜你喜欢

  • 华阳河

    在今湖北枣阳市东南。《方舆纪要》卷79枣阳市:华阳河“在县南四十里。源出武王山,西流入白河”。

  • 罗瓮山

    在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西。《方舆纪要》卷81麻阳县 “都督山” 条下: 罗瓮山 “山石纡回,层叠突起如瓮。旧产朱砂,今绝”。

  • 实胜寺

    ①在今北京市西北香山西麓。清乾隆年间为用兵金川,于山麓筑石碉以训练武士,习玄梯攻碉之术。金川平定,于石碉之侧建实胜寺,并设健锐云梯营于寺左右。后平定准噶尔回部,健锐云梯营之兵效力尤多。清 《日下旧闻考

  • 宁安汛

    在今云南临沧县东南百余里宁安村。清时有千总把总驻防。

  • 傅昜川

    即傅阳川。《汉书·地理志》 豫章郡历陵县: “傅昜山、傅昜川在南,古文为傅浅原。” 汉历陵县治所在今江西德安县东。“昜” 古 “陽 (阳)”字。古水名。“昜”古“陽(阳)”字。“傅”或作“敷”;作“博

  • 弘济桥

    即宏济桥。俗称东桥。在今河北永年县东南城关镇(旧永年)东五里东桥村西。

  • 斜恭州

    唐开元后置,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境。北宋改为隶恭州。

  • 鄂锡克特山

    又作鄂锡克塔山。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布列亚山北。清乾隆 《钦定盛京通志》卷27: 鄂锡克塔山 “国语,鄂锡克塔,星也。(宁古塔) 城东北三千六百十七里”。《清一统志·吉林一》“额密勒河” 条下

  • 香山寺

    ①又名永安寺、甘露寺。在今北京城西北四十里香山公园内。初为辽中丞阿勒弥私舍,金建香山寺。《金史·世宗纪下》: 大定二十六年 (1186)三月 “癸巳,香山寺成,幸其寺,赐名大永安”。元、明皆曾扩建。清

  • 九井山

    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南十里。山有九井,相传桓温所凿。《文选》卷22有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一首。李善注引庾仲雍《江图》曰:“姑孰至直渎十里,东通丹阳湖,南有铜山,一名九井山。山有九井,井与江通。”《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