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南京城西门之一。即今江苏南京城水西门。因门外有三山,故名。
①在今山东郯城县东北十里。《清一统志·沂州府一》: 禹王台,“ 《县志》: 世传神禹治水时,凿马陵山,引沭水归海,筑台于此,以镇水势”。明正德间,台渐圮,嗣后沭水泛涨而西,县城屡被冲决。清康熙间,始筑
即今河北南皮县东四十里王寺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沧州图:西南有王寺镇。(1)在河北省南皮县东部。面积90.7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王寺,人口3820。镇以驻地名,明初建大寺院,有寺
即今山东费县西南八十里关阳司。明、清置巡司于此。
即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中之清音阁。明胡世安 《登峨山道里纪》: “当两桥间有清音阁。其上小阜一亭,旧名接王亭。……亭于合溪之上曰琉璃水亭。后数武创一大楼名洗心台,白衣阁左少进湾内为广福寺。” 民国
又名四台。在今新疆巴楚县西南色力布亚镇附近。清道光《新疆识略》卷3叶尔羌:阿朗格尔台“八十里至阿克萨克玛喇尔台”。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置,属永定卫。治所即今湖南张家界市西南二十六里大溶溪镇。清属永定县,后废。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置,治今湖南省张家界市,永乐初徙治今张家界市西南大庸所。属永定卫。清康熙
在今河北元氏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4元氏县:石溜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岩石环列,旁有长溪回绕,下注深壑,可以引溉”。
一名龙溪山。在今广东惠来县西。《元和志》 卷34潮阳县: 龙溪山 “今名海宁岭,在县西南一百七十里”。
在今广东龙川县东南,距五华县西北岐岭不远。唐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诗: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指此。清嘉庆 《龙川县志》 载: “通衢界龙川、长乐之间,潮、嘉晋省之要道,有与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