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斟寻

斟寻

①寻亦作。 夏代都城。 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左传·哀公元年》: “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寻,灭帝后相。” 《水经· 巨洋水注》 引 《竹书纪年》: “太康居斟寻,羿亦居之,桀又居之。” 《史记·夏本纪》 正义引 《括地志》: “故城在洛州巩县 (老城) 西南五十八里,盖桀所居也。”

②在今山东潍坊市东南五十里。《左传·襄公四年》: 魏绛曰: 寒浞 “使浇用师,灭斟灌及斟寻氏”。西汉于此置斟县。


夏代都城之一。夏太康与桀所都。在今河南省巩义市境。《古本竹书纪年》:“太康居斟寻,羿亦居之,桀又居之。”即此。后迁至今山东省潍坊市西南。


猜你喜欢

  • 三山矶

    在今安徽繁昌县东北三十五里。《舆地纪胜》卷18太平州:三山矶“国朝陈尧佐泊舟三山矶”,即此。《明史·地理志》 繁昌县:“又三山矶在东北,滨江。”明置三山巡司于此。

  • 瑚布图河

    又作无沙沟河、乌蛇沟河。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东南与俄罗斯交界处。为绥芬河支流。光绪《吉林通志》 卷23: 瑚佈图河 “出珲春东北分水岭,合三源,故亦曰三岔河。直北流,……为中俄分界之地。河自其处又东北注

  • 五尺道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加强中原地区与西南各族间的联系而开筑的一条从蜀地通往云贵高原的重要道路。《史记·西南夷列传》 载:“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五尺道在郎州。颜师古云,其处险

  • 勐 (猛) 交

    宋大理置,属景昽。治所在今缅甸景栋南部孟皎。

  • 大万山苏葛办等处长官司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万山特区。明洪武五年(1372)改为大万山长官司。

  • 灵西街

    即今江西横峰县东北灵西。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1广信府兴安县:“县东北路出东门十里至黄藤桥,分路东北行十里至灵西。”

  • 彭家滩

    在今江苏涟水县东废黄河西。《清一统志·淮安府二》: 五口港巡司,“ 《河防考》: 与下河把总俱驻扎佃湖,修防黄河汛地。上由彭家滩起,下至云梯关止”。

  • 丽皋县

    唐贞观十六年(642)置,属珍州。治所在今贵州正安县西北。后废。古县名。唐贞观十六年(642年)置,治今贵州省正安县西北。属珍州。后废。

  • 喜树庄

    在今台湾省台南市西南海滨。旧为沙洲,称五鲲身。连横 《台湾通史·独立纪》 载: 清光绪二十一年 (1895) 日军侵台时,台湾军民迎战日军,“周明标、张占魁两营驻喜树庄”。即此。后因港口淤塞,喜树港已

  • 怯失

    一作记施。即今伊朗南部波斯湾基什岛。《元史·地理志 ·西北地附录》 有 “怯失”。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