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敦煌石室

敦煌石室

旧名莫高窟,俗名千佛洞。在今甘肃敦煌市东南三十里鸣沙山东麓。清光绪庚子 (1900) 王(圆录) 道士在扫除积沙时,发现一石室 (藏经洞),内藏书卷极富,从西凉建初元年 (405) 至北宋至道元年 (995) 文物四万多件。除汉文外,有藏、梵、于阗、龟兹、粟特、突厥文等,其中手写本最多,也有雕板印刷及拓本,内容涉及经济文化多个领域。从1907年起,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桔瑞超、俄人鄂登堡、美人华尔纳等先后至此,择好者捆载而去。大量文物被盗窃后,残存仅八千余经卷、文献,藏于今北京图书馆。近人据伯希和所得本印行者,出版有 《敦煌石室遗书》、《鸣沙石室古佚书》 二种。莫高窟于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五经富墟

    即今广东揭西县东北五经富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揭阳县西北有五经富。

  • 蓝田谷

    在今陕西蓝田县东南界。《水经· 渭水注》: “霸水出蓝田县蓝田谷,所谓多玉者也。”即“倒回谷”。

  • 那木剌站

    明置,在今吉林蛟河市老爷岭。明《辽东志》卷9:“纳丹府东北陆路:那木剌站。”

  • 筹岭镇

    即今福建建瓯市东南筹岭。《方舆纪要》卷97建宁府建安县: 筹岭镇在 “府东南百二十里。宋建炎中置筹岭寨于筹岭上。元改为巡司。明洪武四年改置于岭下龙门桥头,即今司也”。

  • 东黄山

    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三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09罗城县:东黄山“在县东。中有渊秀岩”。

  • 万松关

    在今福建漳州市东三十里堆云岭。《清一统志·漳州府》:万松关“在龙溪县东三十里鹤鸣、岐山之间,即堆云岭也。山势险峻,为渡江必由之道。明崇祯二年,知府施邦曜筑关于此”。

  • 阌乡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陕州。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双桥河入黄河口处东岸文底。大业三年 (607) 属河南郡。唐属虢州。北宋太平兴国三年 (978) 属陕州。明初移治故湖城县城 (今灵宝市西北

  • 圈儿河

    在今吉林珲春市东南。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23: 图们江 “复折东南流径云台山,圈儿河自北来入之。圈儿河出沙垞子北,自西而东而南潴为池者八,径圈儿河屯西,西南流由云台山北麓西入图们江”。

  • 茅沟寨

    一作毛狗寨。即今湖南保靖县西南五十八里毛沟镇。洪宪元年 (1916) 《最新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图》: 保靖县西南有茅沟寨。

  • 南闸镇

    即南泽镇。今江苏江阴市南之南闸镇。清光绪 《江阴县志》 卷2: 南闸镇 “宋明以来,夏港深通,置闸于此,故称南闸”。(1)在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南部,南临白马湖。面积72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