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中
亦作桢中、顿中。在今新疆疏勒县或疏附县境。《后汉书·班超传》: 元和末,疏勒王忠叛,“忠说康居王借兵,还据损中”。唐李贤注: 损中,“ 《东观汉纪》 作顿中,续汉及华峤书并作损中”。
亦作桢中、顿中。在今新疆疏勒县或疏附县境。《后汉书·班超传》: 元和末,疏勒王忠叛,“忠说康居王借兵,还据损中”。唐李贤注: 损中,“ 《东观汉纪》 作顿中,续汉及华峤书并作损中”。
在今广东开平市西北。《清一统志·肇庆府》:羊盘营“在开平县(今苍城镇)北四十里,近皂幕山。土贼往来要路,明末置,后废。本朝复设把总防守”。
在今江苏南京市。《舆地纪胜》 卷17建康府: 建初寺 “ 《金陵览古》 云: 在上元县南三百步。《舆地志》 云: 吴赤乌十年,沙门僧康僧会自西天竺来传佛法,大皇帝作建初寺以处之。江东诸寺始于此寺。今名
①元置,即今江西金溪县西南石门乡。②元置,在今四川江津市西南一百二十里白沙镇。明万历九年(1581)改为白沙水驿。
即今甘肃宕昌县北理川河,为岷江支流。《方舆纪要》 卷60岷州卫: 荔川河在 “卫东南九十里,旧有荔川砦,以此为名”。
即北魏益州、西益州。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隋书·地理志》 义城郡:“后魏立益州,世号小益州。梁曰黎州。西魏复曰益州,又改曰利州。”此后广元有小益州之称,《舆地纪胜》卷184利州:“《图经》:时人又呼为
唐乾元元年 (758) 改安业县置,属京兆府。治所即今陕西柞水县。寻改属商州。五代汉乾祐二年 (949) 改名乾祐县。古县名。唐乾元元年(758年)以安业县改置,治今陕西省柞水县,属京兆府。五代汉乾祐
即今山东阳信县西南四十二里洋湖乡。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1 《舆图志》: 阳信县西南有洋湖口。
即珠母海。指今广西北海市南涠洲岛一带海域。历代为采珠之地。即“珠母海”。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凌云梯西。清嘉庆《峨眉县志》卷1:背山在“县西南八十里”。山势绵亘,地势高寒。登金顶公路由此而上。
北宋置,属平原县。即今山东平原县西南腰站镇。